铜铃山镇雅庄村保存完好的古宅。刘伟 摄
浙江在线04月05日讯 岭后,顾名思义,有居于山岭背后之意。在山峦起伏的文成,尚有岭后之名,可见路途之遥远。
虽居于山疙瘩,但岭后有着当地人人皆知的“三宝”:岩门大峡谷、雅庄古村落、浙江省第一所希望小学。
然而,对于岭后社区富垟村53岁的村民吴克东来说,岭后纵有“三宝”,却与自己没有太多关联。他一家人的生计,依然取决于自家的一张林木采伐许可证。
坐拥“三宝”,村民们却依然没有摆脱靠山吃山的现状,问题出在哪里?
一个强台风,刮走“景区梦”
岭后是文成重点林业基地之一,层层叠叠的山林即是明证。
作为扶贫重点地区及革命老区,三十多年前,岭后在市、县林业部门的扶持下,陆续营造了7000多亩用材林,之后的产出,正是吴克东等村民的生计来源。
30年里,岭后人没有放弃过努力。“我们村办过养兔场、笋干罐头厂,但没过几年就关停了。”富垟村村委会主任吴日迪介绍,岭后山高路远,大车进不来,青壮年又出去了,留守的100多位村民,至今没有办成一个像样的产业。
其实,岭后一度可以搭上乡村休闲游的发展快车。早在本世纪初,当时文成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旅游开发项目——岩门大峡谷就在岭后。这个被驴友誉为“华东第一峡”的峡谷,植被葱郁,一个个水潭如仙境瑶池,宽大的溪床里美景遍布,每一挂瀑布堪称经典。
2003年文成县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岩门大峡谷、铜铃山峡、飞云湖被视为该县重点打造的三大生态休闲度假型旅游区。
彼时的岭后,村民们给予了“旅游兴、经济兴”的莫大期望。2003年行政村调整之时,由原光垟、烂井湖两村合并而来的新村,取名富垟,就是要摆脱“光”“烂”的旧貌。
然而,2005年9月,台风“泰利”携风裹雨重创文成。岩门大峡谷、旅游小火车道等工程遭受严重破坏,道路、桥梁、坡坎、停车场等基础设施被毁后所剩无几。
受制于交通以及对天灾的顾虑,岩门大峡谷的开发从此一蹶不振。“信心一下子被打没了,村民们的生活依旧。”吴日迪说,十多年过去了,富垟依然没有看到“富”的影子。
而当时同处于岭后乡内的雅庄古村落,以及浙江省第一所希望小学所在地的岭垟村,都因地处偏远、投资商顾虑、村里劳动力外出等原因,与周边其他地区相比,始终落在了后头。
新设旅游镇,美梦能否成真
对于岭后“三宝”的保护与开发,当地村民寄希望于外力的推动。但在岭后社区书记叶慧君看来,这些年一直没看到希望。“拿岩门大峡谷来说,周末虽常见驴友开车进山,但形不成旅游景区的气候。”她说,岭后“三宝”开发时机还未成熟。
但真正的转机,或许正悄然来临。
在今年年初的区划调整中,岭后社区从西坑镇划入新设立的铜铃山镇。此前的西坑镇镇长、如今的铜铃山镇党委书记蓝建荣,把此次调整视为岭后战略地位的重要提升。
“新设铜铃山镇,相信县里是基于更好发展山区旅游的考虑。”蓝建荣认为,原先也藏在深山中的天鹅堡小镇、绿水尖滑草滑雪场,经社会投资开发后,今年春节长假里门票收入就达300多万元,占据了全县景区门票收入的半壁江山,并带动周边村民尝到了旅游经济的甜头。岭后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有目共睹,在全县大力实施“旅游+”战略之际,岭后也可以弯道超车,力求后发崛起。
2014年从西坑镇党委书记调任文成县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党委书记的王建军,也持相似的观点。“在前些年的旅游景区开发中,岩门大峡谷确实排在红枫古道、百丈飞瀑、安福寺等景区之后。”他表示,这主要基于县级财力、区位条件以及开发难易程度等通盘考虑。即便原来同属西坑镇,岭后社区的几个村也因种种原因,在旅游开发中落后于区位条件更好的梧溪村、让川村。
“接下来,岩门大峡谷要怎么开发,什么时候开发,需要重新论证。”王建军表示,在全县推进旅游资源市场化的当下,通过众筹、众创方式推进岩门大峡谷景区的开发建设,有望将这块璞玉雕琢成引人瞩目的美玉。
“不久前,以铜铃山镇为主体之一申报的森林氧吧小镇,已入选省级特色小镇项目,今后要打造全国养生度假示范基地。”蓝建荣信心满满地说,镇里已有初步设想,把岩门大峡谷景区作为“十三五”重点工作中的亮点来打造,雅庄古村落则实行保护性开发,浙江第一所希望小学有意向结合微电影基地,改建成“希望小学展览馆”。
不得不承认,居于一隅的岭后“三宝”,出山之路任重而道远。但蓝建荣坚信,随着开发力度的加大,岭后“三宝”定能翻山越岭。通过景区、景点项目开发带动农民增收,以及土地确权流转后的集约经营,岭后未来有望创出“旅游+扶贫”的新样本。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404 Not Found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