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浙江新开局-2016浙江两会
共享荣光-浙江在线新闻中心2015年终盘点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衢州 正文
村村忙治水 乡乡有好景 开化着力打造生态特色村
2016年04月06日 14:28:53 来源: 衢州日报 记者 姜华斌 报道组 程磊

   浙江在线04月06日讯 一湾碧水掩映在一片金黄的芦苇丛中,水面上漂荡着一只竹筏,岸边还停泊着10多艘皮划艇,这是开化县池淮镇虹光村的一景。“这里原来是个荒芜的小岛,去年8月份,我们‘无中生有’,打造出一个‘芦花岛’景区。”日前,池淮镇党委书记金树明与县文旅局工作人员登上“芦花岛”,对景区布局和项目进行谋划,“游步道、凉亭、游廊等基础设施都已经完善,今后会招引运营主体,通过3年努力,集聚一批户外拓展训练等旅游项目。”

  以“芦花岛”为起点,池淮镇沿池淮溪打造了一批乡村旅游特色村,虹光、航头、由川等民宿专业村相继崛起,立江畈的油菜花、寺坞村的“中华农趣大观园”等景点成为点缀在两岸的一颗颗明珠。去年,全镇新增床位560多张,接待游客50多万人次。

  “所有景点能够沿溪串点成线,得益于近两年的治水造景工作。”池淮镇镇长徐向荣介绍,“十二五”期间,该镇完成了池淮溪一期治理工程,河流疏浚、堤坝加固,让河道变美,使百姓受益。

  记者了解到,2015年,开化县出境水Ⅰ类、Ⅱ类水质占98.3%,全县出境水质和交界断面水质达标率100%。“一江清水”来之不易,开化县农办副主任徐根旺介绍,去年开化县出台了《开化国家公园山水林田河管理办法》,将河道“四禁”(禁采、禁养、禁渔、禁倒)纳入全县所有行政村“村规民约”。继续深入推进非法采砂制砂专项整治,拆除涉河违法建筑8300平方米、违规制砂场55家,恢复耕地园地450亩、疏通行洪水域8000平方米,提前完成了全县河道“禁采”整治任务。同时,启动全境全年“禁渔”,“禁渔”范围从原来的8个乡镇向15个乡镇延伸,增殖放流各类鱼苗3100万尾,完成15条“人鱼和谐”溪流建设。

  如何利用治水成果?开化提出了将治水造景与富民强村相结合,从2014年起,该县推进马金溪百里黄金水岸线建设,打造以马金溪百里黄金水岸线为主轴,集漫游、休憩、亲水为一体的生态长廊。在2014年已建10个水景公园的基础上,该县于2015年新建成霞山、龙潭、姚家等10个水景公园,马金溪“百里黄金水岸线”已基本成型,有力带动了沿线下淤、大淤、霞山、龙门、姚家源、里秧田等一批村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快速发展。池淮镇、音坑乡等乡镇纷纷跟进,依水发展乡村旅游业。

标签: 生态 开化 治水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