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07日讯 一场大病掏空一个家庭,这并不是夸大之词。对于经济困难家庭来说,巨额医疗费用是个不堪承受的重负。一旦得了重症,“救命钱”哪里来?
患重症急需“救命钱”
花季女儿突发白血病急需“救命钱”,母亲泣血求助:“救救我女儿!”
今年3月24日,金东区孝顺镇一名21岁的女孩被确诊患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这些天,女孩正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治疗,医生估计前期医疗费需50万元左右。
女孩母亲曹银香说,她是个单亲妈妈,家里还有一个12岁的儿子,现在读小学。女儿的医疗费用对她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亲戚朋友能借的都借了,还远远没能筹够钱,她希望社会上的好心人能帮帮她,救救她女儿。
爱心救助解燃眉之急
婺城区沙畈乡16岁女孩小聪(化名)目前还在上海市第九医院住院接受后续治疗。
三年前,小聪曾患恶性肿瘤,为治病花光了家中的积蓄。今年春节后,小聪旧病复发,住进上海市第九医院重症监护室急需手术。初步估算,手术及后续治疗费需近20万元。到哪里去筹这笔救命钱?靠务农、打工的小聪父母一筹莫展。
市区幸福家人公益服务中心得知这一消息后,几个发起人来到小聪家中,实地了解情况,随后作出了在幸福家人公益服务中心微信群为小聪捐款的决定。2月18日一天时间,幸福家人公益服务中心发起人带头捐款,并在微信群发动群员为小聪募捐,当天共募集善款112906元。第二天一大早,幸福家人公益服务中心几个发起人带着爱心款赶到上海市第九医院,将救命钱交到了小聪父母的手中,并看望了小聪,祝愿她战胜病魔,早日康复,重返校园。
幸福家人公益服务中心是个慈善公益社团,今年1月经市民政局登记,发起人张丽萍等7名企业主领取了组织登记证书。该中心致力于发展公益事业,开展扶贫济困、助老服务、便民利民、公益慈善等活动。服务中心分13个社区,设立了公益账号,建立了微信群,目前已拥有群员近3000人。
医保为治疗重症兜底
爱心救助能救急,但爱心救助就像一盏聚光灯,虽然穿透力强,但光柱照亮的范围毕竟有限,受益的只是少数“幸运儿”,还有许许多多重症患者并没有被纳入特定的受捐对象范围。爱心救助力量有限,无法保证每个重症患者都得到及时治疗,最有效的途径还得靠社会保障体系来兜底。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发挥统筹调剂功能,可最大限度化解患者风险,帮助困难家庭解决大病医疗费用支付难题。
事实上,自2012年以来,市区逐步建立起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以大额医疗补充保险、大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为补充的全民医疗保险体系。市区(包括婺城区、金东区、金华开发区)范围内的所有学生,都已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范围,小学、初中、高中(包括职业高中、中专、技校)直至全日制高校等院校学生,不受户籍限制,全部可以参保。学生每人缴费200元参保后,即可享受普通门诊、住院、意外伤害、健康体检、特殊(慢性)病种门诊5种报销待遇,基本医疗住院报销最高限额,未成年人及在校学生和城乡居民待遇一样,都为15万元。据统计,目前市区已有20余万学生参保,上一保险年度内,567059人次从中受益,报销金额2950.55万元。
学生与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成年人一样,可以购买和享受大额医疗补充保险,提高保障待遇,其待遇与大额医疗补充保险购买年数与份数挂钩。大额医疗补充保险每份保费为100元,保额为10万元,份数不限,多份保险累加计算。
市社保局医疗工伤生育待遇结算科副科长丁巧兰介绍,为了解决重病“救命钱”哪里来的问题,参保人员每年不妨买两份大额医疗补充保险:一是超过基本医疗保险额度后,可以再增加20万元的额度;二是连续买满三年后,符合条件的,既可以享受二次补助,还可以享受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外的“合规”费用,且可以享受大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最高报销额度和报销比例。
网络众筹成常见模式
在政府提高对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的同时,公益力量仍是大病救助机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记者了解到,医保“保而不包”,重在保障,其支付标准以保障被保险人基本医疗为前提,自费药以及后续的护理费、营养费、误工费等不能在社保体系内得到解决;医保报销遵循先支出再补偿原则,即先开支多少再报销多少,且有报销比例限制,报销数额不会大于开支总额,未在公费医疗药品清单目录上的进口药和营养药也不能报,这就意味着参保人员面临起付线、封顶线等多个风险缺口。
市民政部门有关人士指出,救助重症患者其实是一个“一体多面”的问题,应该建立以社会保障为基础,爱心捐款、慈善救助为补充的多层次、立体式的重大疾病保障体系。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众筹模式已成为一些大病家庭寻求救助的常用方式,包括京东众筹、腾讯乐捐、轻松筹等众筹平台在内,都在为公众提供网络捐赠众筹服务,网上发起大病救助的公开募捐活动已较为常见。相对传统公益募捐方式,这种网络爱心募捐轻松便捷,响应者可以通过微信支付等方式直接捐款,金额不限,只要动动手指就能传递爱心。记者了解到,前面提到突发白血病的女孩母亲曹银香,在轻松筹平台上为女儿筹集医疗费用发起捐款,目前已筹集到近6万元善款。
今年9月1日《慈善法》将施行。据法律界有关人士介绍,《慈善法》规定个人不能公开募捐,但并不禁止个人求助。慈善活动是利他的,受益人是“不特定的大多数人”,而为某个特定的陷入困境的个人筹集款物活动,是利己的,不属于慈善募捐,而是属于社会救助行为,因此不受《慈善法》调整。他同时指出,众筹平台信息审核、手续费收取和筹款资质以及善款监管等问题一直存在质疑声,鉴于此,网络众筹募捐行为还有待进一步规范。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404 Not Found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