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县新昌乡对坞村,即将搬迁下山的村民。
浙江在线04月08日讯
要让农户真正从山上“下得来”,不仅要让他们“稳得住”、“富得起”,更要让他们“融得进”。近年来,衢州立足“打造生态屏障,建设幸福衢州”,将“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穿于扶贫工作始终,不断创新农业发展方式,因地制宜发展符合环境友好、生态友好要求,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的绿色有机农副产品、乡村休闲游、农村电子商务、来料加工等产业,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立体统一。 从“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到“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再到“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2015年衢州市低收入农户家庭人均收入增长21.5%,61.7%的低收入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超过8000元,全面消除了全市4.2万户8.9万人“4600以下”贫困现象。农村居民收入较上一年增长10%,增幅居全省之首。 一边“下山”, 一边“护山” 都说故土难离,但为了脱贫致富,许多低收入农户表达出了强烈的搬迁愿望。按照“搬得下、稳得住、富得起”要求,近五年来,我市共投入资金30亿元,建设了61个异地搬迁安置小区和275个安置点,实现农民异地搬迁20497户68871人,初步形成了以县(市、区)、乡镇搬迁小区为主,中心村安置点为辅,覆盖全市的异地搬迁人口安置格局,大量农民从生态脆弱地带搬迁出来。 农民不但要下得来,更要富起来。衢州各地异地搬迁依托产业平台、工业园区、中心镇布局,优化异地搬迁安置小区规划选址。 去年,全市发放来料加工费超过25.2亿元,通过把来料加工物业用房与安置小区建设同步规划建设,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来料加工经纪人入驻,实现来料加工在安置小区的全覆盖,异地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增收。 在柯城区上彭川村,村民方亚文每天早晨7时半收拾停当,就赶去明豪工艺饰品厂上班,走路也就五分钟。她说,“勤快点,一个月能挣三四千块钱,比在城里当保安的丈夫挣得多。” 截至目前,柯城区全区共有来料加工经纪人256名,从业人员38900人,惠及全区104个扶贫重点村。以服装加工为代表的具有较强技术性的从业人员年均加工费收入可达2万到3万元,以串珠为代表的传统手工加工年均加工费也可达六七千元。来料加工带动全区农民人均增收900余元,成为柯城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农户“下山”,山区生态修复的“护山”运动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近五年来,全市累计拆除旧房20350户,宅基地复垦16669户,实现复垦面积9663.04亩,山区植被得到了有效的恢复和保护。 一边“走出去”, 一边“走进来” 通过深化“万名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大力培养“走出去”的新型职业农民,推进农民就业方式的创新,近年来衢州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 2013年,衢州市农民培训工作在“三保一技”(保姆、保洁、保安、技工)原有特色培训基础上,结合市场需求发展特色培训,逐步打响了“三长一嫂”(店长、厨师长、农场长和月嫂)的特色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品牌。2015年《常山县“万名农民素质提升工程”项目管理实施细则》被认定为省模板,在全省推广。 “参加市里组织的‘金牌月嫂’培训后,许多家庭都抢着要我,一年到头没得空,去年我赚了6万多元钱。”衢江区高家镇洪家村当了10多年保姆的徐定英谈及在外当月嫂的经历,乐得合不拢嘴。 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一边是越来越多“走出去”的新型职业农民,另一边是衢州做好青山、绿水、风光、森林、空气等生态资源“转化”文章后,吸引成群结队的游客“走进来”,生态经济“造血”功能不断增强。 地处大山深处的江山市廿八都镇兴墩村没有太多耕地,却有着近两万亩山场。过去,村民们主要靠种植毛竹、杉木维持生计,村子里的梯田和高山常年抛荒。2014年,村民依托村里的珍贵红豆杉古树群,开发深山民宿,深山一下子热闹了起来。短短一年多来,村民凭着土货和打理薰衣草梯田、农家乐,获得了不下三十万元的收入,农户的黑豆、番薯条、米仁、腊肉等土货,成为游客们的抢手货。 “前几年靠砍山上的毛竹过日子,家里种的黑豆没人要,都被虫子蛀完了,自从山里来了杭州、合肥等地的游客,自家的黑豆、米仁一下就脱销了。”村民戴家敖如是说。 在衢江,东坪油菜花、六春湖杜鹃花、双桥苜蓿花、茶坪向日葵等在盛花期和采摘期,平均接待游客3000余人,高峰期达8000余人。开化县更是利用森林覆盖率高达80%以上的优势,结合将全县打造成“国家公园”的发展机遇,大力发展向日葵、彩荷、油菜等特色观光农业。 2015年衢州全力推进旅游扶贫,培育旅游扶贫试点村20个,全市3250户低收入农户投身旅游产业。齐溪镇龙门村、长虹乡库坑村、村头镇大黄山村等三个国家旅游扶贫试点村,新发展农家乐经营户累计41户,从业人员人均增收2.6万元,低收入农民走出了绿色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一边盘“活”土地, 一边盘“活”人心 只有让青山绿水不断盘活,才能生出更多的“金山”来造福农民。近年来,衢州不断创新农村产权制度。积极实施农民持股计划,发展壮大农村股份合作经济,贫困地区一度沉睡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带动了贫困人口增收。 2013年,常山县第一家“农民以土地折价参股”的常山县牛角农业开发公司成立,芳村镇下猷阁村全村212户农户(占总户数85.6%)以自家的承包田、自留地、自留山折价入股,由公司统一种植木槿花、大豆、向日葵等作物。村委会以资金出资方式占股51%,农户以土地参股形式占股49%。 812亩土地,平均到每户只有四五亩,分散经营,效益低、抗风险能力低,但是通过土地入股抱团发展,村民们不仅能分到钱,还能实现在家门口打工。经过两年的发展,公司已建成200亩木槿花基地、150亩黄花菜基地、85亩金银花基地、50亩香椿基地。2015年,公司总产值达到124.7万元,盈利47.6万元。40多名持股的村民成为公司员工,平均每个月能拿到2400元左右的工资,比起自己种地,每年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盘“活”土地的同时,人心也在盘“活”。趁着衢州市“五水共治”推向纵深、“清塘美河”春季大会战打响之际,常山县在各个村庄推行公司化治水模式,让山水作价入股,成为风景的同时还能让更多的村民获益,共享治水成果。 阳春三月,白石镇聚宝村的一处休闲垂钓区,正在紧张施工。聚宝村的户外休闲项目,预计投资规模达3000余万元。和常山许多经济薄弱村一样,有山有水的聚宝村,也曾因村里基础设施薄弱,让村民们想要发展生态经济的梦想止步不前。 如今,常山的绿水青山成了乡村实实在在的“本钱”和“活路”。常山已经探索出了一条山水折价入股的环境治理模式:由村集体与全体股东商定,将河道、山林资源及已投入的基础设施等集体资源折算为股份,入股到独立的法人公司。根据股权协议约定,开展治河清塘、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并按照旅游项目每张门票抽成一定数额,给予全体村民红利。 一边“土下去”, 一边“洋起来” 秸秆、猪粪、茭白叶子…….这些土的掉渣的农村垃圾,现在却成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最不可缺少的“宝贝”。越来越土的生态农产品,却越来越受到市场青睐。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全方位的创新,推进农业创新,加强农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真正实现向“高效生态农业”要效益,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好路子。 江山市塘源口乡仓坂村,自上世纪70年代起种植猕猴桃,因为品种差等原因,种植效益不佳,多数农户成了低收入农户。江山市扶贫办根据当地产业特点,将扶持贫困村发展猕猴桃种植基地列入产业扶贫计划,从品种更新、技术辅导、资金补助、市场促销等方面向扶贫重点村和低收入农户倾斜,不少农户又回乡种起了生态猕猴桃。2014年以来,仓坂村增加了近千亩“生态猕猴桃”种植基地。如今,全村80%的村民种植猕猴桃,年人均增收10458元,猕猴桃成为老百姓的“致富果”。 产业扶持是立体扶贫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江山市按照“乡乡有规划、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有钱赚”的要求,大力推进“一村一品”特色生态产业培育。产业优势鲜明的白鹅合作社、白菇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社带动了一大批低收入农户投身其中,有效地增加了经营性收入。 一边是越来越土的生态农产品,一边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互联网“洋经济”。“互联网+”为扶贫工作注入了新活力。电子商务向山乡延伸,推动农产品销售和产业融合,成为农户在家门口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常山新昌乡郭塘村62岁的徐水英没有想到,原本大量用来喂猪的红薯,搭上农村淘宝后,竟能一下子成为热销品。短短2个月,她的红薯粉就卖出350公斤,收入7000元。去年12月,郭塘村正式成立了郭塘电商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股份由养殖业、中草药产业、旅游业和农业以2:2:4:2构成,村民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一种或多种形式入股。截至目前,已有30名村民加入其中。 郭塘村党支部书记张荣告诉记者,2012年郭塘村绝大多数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在4600元以下,被列为全省扶贫重点村。而2015年,村民的人均年收入超过8000元,4600元以下的人群已全部脱贫。 常山已经完成县级运营中心和73个村试点服务站建设,其中扶贫重点村达60个,带动低收入农户1230余户。预计到今年年底,常山将建成100个村级服务站,带动万户农民增收。 据悉,衢州目前已建立电商试点村355个,其中扶贫重点村217个,带动低收入农户2.18万户。“持续实施精准扶贫”已纳入《衢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我市将通过强化制度供给促进长效扶贫,创新扶贫路径促进精准扶贫,整合资源要素促进高效扶贫,树立底线思维促进合力扶贫,未来五年衢州力争低收入农户每年收入增长15%,到2020年低收入农户家庭人均收入达到15000元。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404 Not Found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