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13日讯 (钱江晚报记者 陈婕)“一只LV包,从法国到杭州专柜需要经过7个环节,而通过跨境电商,只需要4个环节。”在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先海看来,对于供给侧改革来说,跨境电商能降成本,提质量,搭平台。转眼,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一岁了,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如何保持杭州在全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改革创新中的领先地位,如何通过跨境电商的产业发展,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昨天,来自商务部研究院、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相关专家学者们齐聚杭州。
跨境电商有了“杭州模式”
这两年,我国外贸形势增幅放缓,下行压力增大。在杭州综试区副主任施黄凯看来,市场订单不足、利润空间变小、价值链低端是困扰外贸企业发展的三大难题。借助跨境电商平台,传统企业实现“买全球、卖全球”,外贸链更扁平化,摆脱代工和价值链低端的问题,有利于企业创建自主品牌。
施黄凯表示,作为国家首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杭州综试区所从事的是一项开拓性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目前研究梳理第二批创新清单,涵盖了10方面70多条创新举措。
目前杭州跨境电商交上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数据显示,2015年杭州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34.64亿美元(从2014年不足2000万美元),出口22.73亿美元,进口11.91亿美元,拉动杭州外贸出口增长5.4个百分点。今年1~2月,杭州跨境电商出口额7.57亿美元,占全市外贸出口比重达11.5%。
“综试区坚持把发展跨境电商B2B作为重大突破口。”施黄凯介绍,去年7月启动针对B2B专项行动,已对5500多家传统外贸企业进行互联网基因改造。
目前,杭州综试区已建立覆盖B2C和B2B业务的“单一窗口”综合服务平台,既能给诚信企业跨境电子商务产品带来通关上的便利,又能运用大数据的技术做到风险可控,同时链接金融、物流、第三方综合服务平台等综合服务。截至目前,杭州综试区通过“单一窗口”累计传输的B2C出口申报小包超过6956万票,交易额超过29.3亿元;传输的B2C个人小包进口申报超过2610万票,交易额超过43.9亿元;传输B2B出口业务已达1950单,平台已聚集电商平台类企业444家,电商企业2343家,物流企业57家,支付企业38家,报关企业74家,仓储企业73家,外贸代理企业46家,报检企业32家。
专家期待的2.0版本是这样的
“建议创造一个电子身份证,甚至可在国际市场自由出入。”针对目前B2B的不完善,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部副主任张莉认为,最重要的是信用和标准认证。充分构建跨境电商信用体系获得了不少专家的共鸣。“目前,老百姓对于跨境电商最大的质疑来自于对产品的担心。”黄先海表示,对综试区来说,虽然全国范围构建信用体系难度很大,但一旦成功地让消费者介入,市场潜能巨大。“不仅要从市场主体角度出发,甚至在市场信息、交易过程等整体进行身份认证。”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表示。
在外贸下行压力下,哪些外贸企业能生存下来?复旦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副主任黄岳对此做过研究。“一类是很早就在广交会、阿里巴巴上做生意,而且产品不断进化升级,走小而美的路线。还有一类是对互联网平台很熟悉,并且充分融入国外文化,懂得营销,比如一家糖果包装企业,吃完包装上24格子里的糖果,就到圣诞节了。”南京大学营销与电子商务系副主任郑称德表示,最大的痛点是营销,为走出去的企业更好地服务。“互联网时代,营销先行。”
对跨境电商的理解是不断深入的,从最早大众理解的B2C,发展到现在主力推动的B2B,而未来则或是C2B,跨境电商的内涵是十分深刻的。专家们纷纷表示,杭州拥有规则制定权的实力,推进网上丝绸之路,通过跨境电商,抢占国际话语权。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404 Not Found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