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下午,浙师大附属丁蕙实验小学多功能厅内,二十来个二年级学生分组而坐,每组3人,正在上数学课。与传统课堂不同的是,这堂40分钟数学课,全程借助的是电子书包、多功能答题器等,老师在课堂上提问的问题,除了被问到的学生外,其余学生都能通过多功能答题器将自己的答案反馈给老师。
这是一场2016年浙港中小学校长论坛暨江干区第四届教育信息化推进会,浙师大附属丁蕙小学作为承办单位,现场展示的除了智慧课堂外,还有电子校徽、开放性课堂、透明食堂等智慧化的校园特色。
已组建两个智慧试点班
方婷婷是现场展示课的执教老师,一堂课下来,她心中很明白学生的掌握情况,甚至在课堂上已经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了讲课的步骤,“我一看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率,就知道大概有多少孩子掌握了,多少孩子没有掌握。”
在方婷婷看来,这种上课形式能顾及到班上的每一个学生,传统的课堂,因为时间有限,老师提问不可能让学生一个个站起来回答,但利用答题器,每个学生都能回答问题,而且能让老师迅速知道哪些学生没有掌握。
事实上,类似的课堂在浙师大附属丁蕙实验小学并不仅仅是个展示,在平时的课堂中,也已有两个班级在试点操作,这两个班级叫智慧班,分别是103班和205班(浙师大附属丁蕙实验小学是所新校,目前只有一二两个年级),从上学期开始,这两个班的语文、数学、音乐等所有课程,都采用电子白板、平板电脑的形式上课。
此外,学校还有两个专门的英语和音乐的试验教室,全校学生的英语和音乐课都会去这两个教室上,因学生都只是一二年级,因此,在英语试验教室内的英语课,上的都是一些基础的口语。
“三生馆”内玩转海陆空
在推进会上,除了展示智慧化校园的内容外,学校的“三生馆”也成为一大特色。所谓的“三生馆”分别是生命体验馆、智慧生态馆,以及情意生长馆。
“三生馆”中,智慧生态馆开馆较早,此前,商报实践营还组织过小记者和家长们前去体验,现场不仅是小记者,就连小记者家长都玩得不亦乐乎。这次还新增了海洋馆,里面有50余种螺贝,20余种珊瑚,10多种鱼类标本,数不清的水生植物,包括唯一的“蓝血”动物中华鲎。
生命体验馆与情意生长馆是这次新开的场馆。
走进生命体验馆的门口,犹如走进了地铁站,“上车”之后,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驿站,分别有自然灾害体验站、红十字急救站和爱心驿站三个站点。自然灾害体验站里呈有台风体验、地震体验、防电体验、火灾逃生体验等项目,通过体验这些自然灾害,学会逃生技能,更加珍爱生命和敬畏生命;红十字急救站提供了一些紧急急救设施,同时也教会师生一些基本的急救方法,免于意外;爱心驿站关爱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联通高级资源教室和对接特殊教育基地,为学生的心理健康铸造一道坚实的防护墙。
情意生长馆由科技馆和艺术馆组成,科技馆里是一片广袤的星空,呈现了各种星体和星座,并重点介绍了八大行星,犹如置身于浩渺无穷的宇宙,可以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向往,并培养一种开拓开放的视野;艺术馆内则展示着师生和家长的作品,同时学校还设立了王蒙艺术研究会,通过与大师对话,提高艺术素养,提高艺术创造力。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404 Not Found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