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盘成品。
既是教师又是手艺人的戴志青,工作之余更喜欢的是制作木茶盘。图片由戴志青本人提供
浙江在线04月18日讯 在专业技术领域,最近大热的“工匠精神”一词,成了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代名词。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策法规处处长林存美看来,工匠精神,就是耐得住寂寞,能够静下心来,锲而不舍地做一件事。
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很多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将这件事做到极致,这是我理解的真正的工匠精神。”它存在于每个行业,写作者对文字的雕琢,木匠对纹理、图案的精益求精,都是工匠精神的具体表现。
戴志青今年28岁,温岭松门人,学设计出身,在大学里教产品设计。相比“教师”这个身份,他更愿意称他自己是“手艺人”。两年前,他成立了自己的木香斋工作坊。这成了他最喜欢的副业。他平时课不多,一周只有三节,完成教学后,就专心制作茶盘。他说,教学和手艺是相辅相成的,自己在实践中做得出色,才能有更多的东西教给学生,而课堂也能带给他更多的思考,成为他制作茶盘时的灵感来源之一。“作品就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最好方式,我会用作品去告诉学生自己眼中看世界的样子。”
采访时,他推荐给记者的一则宣传片,是他认为的匠心精神最好的诠释。片中说的是,李宗盛耗费几年时间制作完成了一把木吉他,“就像李宗盛在片子中说的,往往意味着固执、少量、劳作,但这背后隐藏着的是专注、技艺以及对完美的追求。”戴志青说,这就是他所理解的“工匠之心”。这样的理解,与林存美处长的观点十分相似。林存美说,他印象中的工匠精神,是德国的精工之美,是日本人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也是存在于我们国家各行各业的“沉淀之美”。
劳心劳力,产品费时
一件精工之作,必定是费时费力的。戴志青在手工制作茶盘时,从寻找材料到创作,每一步都很用心,“有时候找木材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木材的品种、纹路、肌理决定着一块木头的好差,有时候好几天才能找到一块自己满意的”。一次,在制作一客户定制的茶盘时,戴志青想找一块鹅卵石点缀,他开了二三十公里的车,特地跑到温岭石塘海边沙滩上找。运气好,一个下午时间,找到了一块跟木头纹理十分相似的石头,如获至宝般把它带回了家。这个茶盘本身就是极简主义风格的,加上这块鹅卵石的点缀,宛若天成。回忆起来,那个茶盘至今是戴志青得意之作之一,因为手工,因为世界上不可能有一块一模一样的木头,每一件都是孤品。这些经自己精心制作的手工艺品,戴志青件件都珍视。
“一件作品完成后,发现自己舍不得卖了,我就知道,它完成了。”戴志青说,对于任何一件手工茶盘,这是最起码的要求。“除了客户有特定要求,只要由我任意发挥,我都要求自己能做到这样,这是我回报客户信任的方式。”
戴志青做茶盘是这样,另一位“技术宅”创造发明打印机也是这样。
李林峰是一名70后,平时帮别人拍婚礼、装净水机、做网站,他几乎同时做着这么多“行当”。业余时间,最喜欢的就是捣鼓各类小发明,有一股子专注的劲儿。
前段时间,因为捣鼓出了一台3D打印机,在网络上引发了一些关注,“很早就知道有3D打印机,了解原理后,就决定自己做一个看看。买了些材料,总共花费1500元左右。”李林峰说,3D打印机的基本原理就是掌握XYZ轴的精度,然后添加自己的一些设计,差不多就是升级版吧。看着复杂,其实也不是很麻烦,只是非常费时间,有些部件需要自己动手修改。控制程序要修改,精度要调试,每个步骤都十分精细,需要制作者全神贯注。制作这台打印机,李林峰前后大约花了1个月时间,除了生活必需,李林峰几乎每天都专心做这件事。
跟很多“技术宅”一样,一旦计划开始做,他们就会不间断地琢磨,直到做好了才能放下。“其实就是在各种变数中做到最好。不管外面如何吵闹,内心必须保持绝对的安定”。有这样的定力,才能有精细的作品。
精雕细琢,是工匠们最惬意的时光
对于工匠们来说,最为惬意的时光,就是专注于产品本身的时候。戴志青并不善言辞,但是说起自己的茶盘,便滔滔不绝,“好的素材天然就是工艺品,纹理特别美的木材几乎不用设计,涂上一层保护蜡就是上好的茶盘。”但是,好木材可遇不可求,大多数时候,需要设计师匠心独运才能让它锦上添花。
找到一款木材之后,戴志青就开始需要用机器打磨,“找木材讲究得很,跟‘赌石’的性质差不多,切割开才知道木材纹理的好坏”。刚入行时,戴志青吃过不少亏,看木材的水平不够,常常被忽悠。现在,练就了看木材的本领后,基本能够从外表上看出个大概。根据木材的纹理,戴志青开始设计效果图,“下水的线路怎么走,深浅度多少,图案如何才能美观”。茶盘表面各种纵横交错、高低不平、粗糙平滑的纹理变化,都是设计师表达的方式。和客户敲定了效果图之后,就开始进入到“精雕细琢”阶段,“根据效果图,有些平整的地方需要雕刻出纹理,一些地方需要用砂纸磨平,下水线路需要凿洞等等”。戴上口罩,准备好工具,戴志青就开始了三五天的打磨过程。打磨器物的时光,是戴志青最享受的时候,“我是特别能耐得住寂寞的人,可能是学生时代学画画时练出来的。雕刻时,需要心无旁骛,专注手中的工具和木材,对于木匠们来说,这可能是最幸福的时光。”做了两三年的茶盘,这些工具将他手上磨出了很多老茧。戴志青说,茶盘他会一直做下去,他对未来的愿景是,希望自己的“木香斋工作坊”能够做成被更多人熟知的品牌。
李林峰对工业设计业也有着自己的追求,与学院里出身的戴志青不同,他是“江湖自由派”,他自己捣鼓的产品来自于自己生活各个方面的兴趣,遇到喜欢的东西,就开始琢磨,比如3D打印机,比如船模、车模,他说,在以后的生活中,自己还会继续捣鼓一些“发明和创造”。虽然在很多人看来只是“小聪明”,却是属于自己难得的专注时光。
记者手记
在生活中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身边存在着许多爱捣鼓的“匠人”。逐字逐句“码”文字的写作者,精心打理自己的多肉和陶器直到开了间多肉馆的手艺人,一天到晚在舞蹈室练习舞蹈动作,成了学员最受欢迎的舞蹈教练的舞者。不论是戴志青,还是李林峰,不论是作为谋生手段还是业余爱好,总有那么一些人一辈子只专注于做好一件事。他们中的大多数,不一定会有大成就,却能让每件作品成为精品;不论外界多么嘈杂,他们能在内心辟出一块安宁之地。这是“匠人”们最为珍贵,也最引以为傲的特质。
戴志青说,自己的父亲做了30年的木匠,在当地小有名气。只要一提到“戴师傅”,大家就会知道说的是他的父亲。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成就,但是,父亲一辈子做木匠,做家具,带徒弟,他是快乐而幸福的。通过自己的手艺,他留了一些东西给时光和岁月。他也想做像他父亲这样的“匠人”,把设计、把茶盘做到极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404 Not Found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