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见习记者 吕苏娟 通讯员 俞锐 汪寿全)支部强不强,关键在班长。在衢江区高家镇湖仁村,村民们喜欢喊现任村支书汪水荣为“老班长”,因为他曾三次离开村子又三次返回。而他的每一次回来,都让村子变得更好。
过去8年来,在“老班长”的带领下,湖仁村完成华丽蜕变:由人员散乱、发展无序的“浆糊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示范村;由曾经垃圾遍地、臭气熏天的“垃圾村”变成了小有名气的文明村。
三出三进,理顺思路
早上8时许,汪水荣走在去村文化礼堂的路上,他一边接听电话,一边记录事情,理清一天的工作计划,并一一分配给有关村干部。
“压力就是动力。”他感慨地告诉记者,“只有自己成长了,才能带领村子走向更好。”
最初,汪水荣只是一名农技员。1984年,他辞去工作,搞起了运输,当年就赚了几万元,之后他被镇领导看重,邀请其回村当起了村委会主任。
之后,汪水荣发现自己管理能力不强,为此,他又一次离开村子,去乡镇企业学习,并于1993年回村当起了村党支部书记。而后,随着村子发展步入正轨,汪水荣再次离开村子,带领一些村民办起了彩印包装厂,短短几年时间内创造了年收入近百万元的业绩。
2008年,汪水荣将工厂交给儿子打理后,全身心投入村庄整体规划和建设中。为此,他花了两个月的时间,走访了6个自然村的几百户村民,理顺了整个村子的发展脉络,并将原先人心涣散的村两委班子进行集中整顿。
全村动员,整治村貌
漫步湖仁村,家家户户整洁干净,村道两旁满是绿色植物。村民们坐在大树下,闲谈休憩。
“这边有些乱,要及时清理。”看到树下的杂草,汪水荣嘱咐包干区的村民要打扫干净。记者现场看到,在大树的不远处至水塘边各有一条红线,汪水荣告诉记者,这些红线所划分的区域是每个农户的包干区,农户在红线范围内实现卫生、秩序、绿化和禽畜圈养四包。
这是湖仁村村庄整治的一个缩影。以前的湖仁村,圈养了数百头母猪和不少生猪,垃圾遍地,污水横流。
面对困境,汪水荣摸索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的村庄整治方案,制定了《农户房前屋后按红线划分包干区考核办法》,由村两委和村民代表组成8人小组,每月不定期检查各户包干区卫生保洁情况,并逐项打分,列出等级,张榜公示。制度有了,落实需要的资金怎么办?为此,汪水荣在发动乡贤自愿捐款的同时,动员每位村民每人捐资360元,一次性募集了86万元资金。这些资金由5名村民代表监督管理,用于每个自然村村容村貌的改善。
清理债务,引进良种
与记者交谈间,汪水荣接了一个电话,原来,村民朱丽华获得了银行40万元的低息贷款,批发生意得以进一步扩张。
过去,因村集体欠债,村民贷款无门。面对困境,汪水荣考虑再三,决定先解决信任危机,他发动村两委班子,挨家挨户上门排查欠款情况,想方设法帮助村民还清债务。几经努力,完成了全村的债务清理,湖仁村还被区农办和信用联社授予了“信用村”的奖牌。
信任危机解决了,汪水荣又开始积极谋划全村的发展,着力将传统的柑橘产业进行转型升级。
早在2000年,汪水荣就注意到柑橘价格低,村民收入难增长的问题。他特意赶到中国柑橘研究所引进了20多个柑橘品种进行试种,先后投入60多万元,培育出了6个新品种。而这些新品种中,桔橙被注册为“湖仁红”,开始大范围试种。2015年,桔橙刚刚推向市场,每公斤售价就高达40元。
截至目前,全村已有62户农户种上了桔橙,种植面积达到了400多亩,年收入将达数百万元。“我们还要利用村庄现有优势,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对未来发展,汪水荣信心满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404 Not Found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