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浙江新开局-2016浙江两会
共享荣光-浙江在线新闻中心2015年终盘点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离岛露营捕鱼拖网拉蟹 洞头从卖鱼到卖“慢生活”
2016年04月28日 10:29:08 来源: 温州晚报 胡海珍

   浙江在线04月28日讯 2006年4月29日,温州(洞头)半岛工程通车,曾经海陆相隔、相对封闭的海岛发生了“物理变化”,也产生了“化学反应”,洞头人的思维方式、市场意识、价值观念等发生巨变,对洞头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和综合推动。在温州(洞头)半岛工程通车十周年以来,在旅游领域,这种“化学反应”更是明显,洞头人不断探索,创新迭出,并且近年内还加大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推动国际休闲旅游岛建设。

  住海霞营吃连队饭旅游岛推全域旅游

  “大海边,沙滩上,风吹榕树沙沙响……”

  前天,走进了洞头北岙街道海霞村时,耳边萦绕着导游哼的20世纪70年代最流行歌——电影《海岛女民兵》的插曲。

  海霞村里,家家都有海岛特有的石楼,石楼错落有致,不少石楼上多有“1973”的红色字样和红五星,让人仿佛置身当年的峥嵘岁月。

  导游边指着一些石楼说,这个小渔村既有《海岛女民兵》的主人公原型——汪月霞,也有那个女民兵集体的原型——那名扬四海的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她们当年就住在这些地方。

  再进入海霞村东北侧胜利岙,全国第一座海防军事主题公园——海霞军事主题公园出现在眼前,“海霞影棚”、“射击演练”、“华山险道”、“战地探雷”、“丛林战道”、“森林攀爬”、“国防知识画廊”、“军事器材展览室”等吸引了不少年轻游客。

  导游说,如果你们没有其它采访任务的话,可以住一住海霞营、吃一吃连队饭、穿一穿迷彩服、过一过军事日,置身其中,深度感受海洋文化与革命历史的魅力。

  而在洞头的灵昆街道,这里几乎成了大生态园。步入温州首家以欧陆风情主题的九村生态园,200多亩生态农牧园里,遍植瓯柑、芭蕉、梨树、荔枝等,并有欧陆风景街区、农家乐、香草园、烧烤区、野炊区、卡通园、水上游乐园等,一家人可在此采摘水果,喂养波尔山羊,德国矮马、蓝孔雀、骆驼等动物,体验田园生活,尽享天伦之乐。灵昆街道书记韩包强透露,灵昆还要以全域旅游的理念开发约6.8公里长的环岛文化休闲观光带,进一步将灵昆打造成为旅游休闲岛、生态宜居岛。

  “这就是洞头力推的全域旅游。比如海霞红色之旅,通俗一点地说,以前是只看红色景点,或者简单串联红色景点,而现在旅游是一个‘环线’,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不再是走马观花,通过看海霞家园,体检海霞营、连队饭、穿迷彩服等形式,让游客有全景式的体验和享受。”温州洞头区风景与旅游发展委员会人士说。

  全域旅游发端于欧美国家,在国内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旅游城市还较少。2014年,洞头区委、区政府就较超前地提出“旅游主业化,全域景区化”的理念,围绕“海上花园”建设目标,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充分挖掘海洋文化,把洞头作为最大景区、最美旅游目的地整体建设,把游客当成市民,丰富了游客对洞头的印象和记忆,让他们宾至如归、流连忘返。

  2015年,洞头成功创成全国首批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顺利入选中国“十大美丽海岛”,全年实现接待海内外游客490万人次以上,社会旅游综合收入23亿元以上,同比分别增长12.6%、12.9%。

  开了农家乐又办民宿

  最后成“产品经理人”

  温州(洞头)半岛工程通车,也让渔民深度融入了市场经济,他们不知不觉成了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试水者。

  沿着海岸线,记者近日驱车来到洞头东屏的东岙村。一路上,一条蓝色的骑行车道蜿蜒在海岸边,路边的矮墙上有各种活泼生动的涂鸦,插着红旗的渔船整齐地停靠在岸边,还没走进村庄,一股文艺气息就扑面而来。

  走进东岙村口,一面爬满爬山虎的小木屋映入眼帘,“听海小筑”的老板娘陈爱志站在木栅栏前等候着记者的到来。6年前,她还是当地的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洞头半岛通车后,来东岙村游玩的游客突然多了很多,她就尝试着在家开起了农家乐,凭着新鲜海鲜和一手烹饪好技术,来农家乐的游客越来越多,她又开起了民宿。

  她的农家乐也带动了周围的村民,纷纷利用自家的住宅办民宿,渐渐地在东岙等村形成了民宿圈。昔日的渔民也纷纷转身当起了老板,有搞餐饮的,也有搞民宿的。

  “很多游客坐在我们家的院子里,喝喝茶听听海浪声抬头看看星星,都说生活赛神仙呢!”陈爱志感慨地告诉记者,她从小在渔村长大,从来没有觉得渔村有多么美。温州(洞头)半岛工程通车后,看到一拨又一拨的游客蜂拥而来,就为了体验渔村生活,有学生、画家、诗人等,甚至有人一住就是个把月,她才知道她从小就生活在仙境里呢。

  陈爱志等还顺便代销起了海产品、纪念品,为游客安排出海捕鱼游。这样,民宿老板不仅仅是民宿从业者这样单一的角色了,又蜕变为集提供食宿、土特产、周边游为一身的“产品经理人”,为游客打包服务。

  渔船引入卡拉OK变游船

  全国各地游客来玩打鱼

  “听海小筑”的合作伙伴70后的苏富文,是洞头北岙街道人,他的休闲渔船公司——海中洲旅游公司刚好成立10周年,和温州(洞头)半岛工程通车同龄。

  10年前,在舟山开船务公司的他一得知温州(洞头)半岛工程通车的消息后,就毅然转让了舟山的公司,回到洞头开办以出海捕鱼、海上观光游为主题的旅游公司,购买了2艘休闲旅游渔船,船上不仅有捕鱼设施,还有沙发、厨房、卫生间、卧室等。

  当时苏富文的客源主要是来自温州市区,通常是一群亲朋好友租下一艘渔船,开到近海,由船老大在旁边指导如何捕鱼,感受当周末渔民的乐趣。一趟捕鱼游来回两个小时,周末忙的时候,一艘渔船可以接3趟客人。

  如今,苏富文拥有了5艘渔船,并且设施比10年前的更加豪华:不仅装修精致,而且还增加了棋牌室、卡拉OK室等娱乐设施。他的游客,也从温州人变成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并从原先较单一的亲友、家庭游,变成商务考察、接待和亲友、家庭游兼顾。在旺季里,有熟悉的客人都会提前一个月来预订渔船。

  目前,洞头仅休闲渔船公司就8家,20多艘渔船,实现了集捕鱼观赏、海钓、品鲜为一体的旅游项目,做足渔旅文章。

  离岛露营捕鱼拖网拉蟹笼

  过去卖鱼现卖“慢生活”

  温州(洞头)半岛工程通车带来的旅游效益深远。在洞头,离岛鹿西曾因交通不便,以前很少有游客上岛。洞头巧妙地为游客创新供给,提出了“海上桃源·离岛慢城”的慢生活主题,在鹿西建成了东海第一花道、妩人岙滨海公园、鹿西村环渔港景观带、道坦岩地质公园,还有静美得让人惊叹的山坪露营观景平台和东臼村曙光露营地。

  鹿西乡党委书记朱志飞告诉记者,在鹿西,渔业是主打产业,渔业收入曾占七八成。但近年来渔业逐步衰竭,为了化劣势为优势,从2014年开始,鹿西根据“渔旅融合,离岛慢活”的发展思路,发动有识之士成立“渔旅合作社”,出台相关优惠政策进行扶持,推动鹿西整个旅游业的发展。

  过去鹿西人打鱼卖鱼,现在卖起了“慢生活”。鹿西建立白龙屿海洋生态牧场、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体验区、真人CS基地、休闲捕捞基地以及海钓基地等,定期推出摄影、高端海钓、捕鱼拖网、拉蟹笼、离岛露营、篝火晚会、古村落探险、看日出、鸟岛观鸟、鹿港古道徒步、海上皮划艇等活动。活动回来,如果还嫌海鲜收获不丰盛,游客们还可进入超市型平价农贸市场买些海鲜,回民宿烹饪,喝杯小酒,在鹿西真正实现慢生活。

  2015年,鹿西接待游客已达20000多人次,是温州(洞头)半岛工程通车前接待人数的近7倍。

  温州(洞头)半岛工程通车还引来了大量的旅游业投资者。那鹿湾、月半湾等一批精品民宿群正在洞头出现,并且效益良好。那鹿湾负责人、温州恒邦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宋胜伟说,现在每个节假日和周末房间都爆满,在离五一小长假半个月前,所有的房间都已经订满。

  洞头这个美丽的“海上花园”、“国际休闲旅游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前来感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意生活。

  数说:

  2015年,洞头共发展精品民宿73家,床位增加1100多个。培育省市级渔家乐特色村7个,全区渔家乐经营户(点)达154个。渔家乐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178.78万人,同比增长20.47%,营业收入达1.06亿元,同比增长44.8%。

标签: 露营|捕鱼|洞头 责任编辑: 周舸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