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砥砺奋进浙江新开局-2016浙江两会
共享荣光-浙江在线新闻中心2015年终盘点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金华籍剧作家邵钧林昨逝世 曾多次获得曹禺戏剧文学奖等大奖
2016年04月28日 14:10:28 来源: 金华晚报 潘逸

   浙江在线04月28日讯 昨天,噩耗传来,金华籍著名剧作家邵钧林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67岁。邵钧林生前为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艺术指导、国家一级编剧、文职级别一级。

  说起邵钧林,许多人都曾看过他写的剧作,如大型话剧《虎踞钟山》《抗天歌》《兵心依旧》等,电视剧《DA师》《沙场点兵》《开天辟地》《井冈山》《红色摇篮》《决战南京》……他的作品曾多次获“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曹禺戏剧文学奖、金鹰奖、飞天奖等,他也被授予“中国话剧100周年优秀话剧工作者”和“中国电视剧50周年优秀编剧”等称号。同时获得这两个称号的,在军界至今唯此一人。在部队,他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和嘉奖多次。

  从普通战士成长为军旅艺术家

  1949年,邵钧林出身于金东区曹宅镇一个普通的农家。由于家庭困难,作为长子的邵钧林从小就懂得为父母分担,把自己当做家中的“壮劳力”———主动帮父亲割草养猪、养牛,上北山砍柴,一个人能扛下100多公斤……高中一年级时,由于父亲突然摔伤昏迷不醒,邵钧林只得离开学校,帮助体弱多病的母亲挑起生活的重担。母亲教育他:“要读书寻找出路,读不了书有机会当兵去。”

  1968年2月,邵钧林入伍。1971年,他被选入南京军区业余文学创作学习班学习写作。邵钧林很快发现,全班81个学员中只有他是什么都不懂的小战士,很多人都曾在报纸上发表作品。在接下来的七天七夜,邵钧林不停地看书、改稿子。最终,这个只有初中学历的战士,居然写出了全班第一篇小说。当年6月,这篇讲述汽车兵故事的小说《雪地轮辙》,被刊登在《人民前线》报上,两年后还被翻译成日文编入日本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

  从普通战士,历任班长、排长、指导员、干事、副处长、南京军区电视艺术中心主任、前线话剧团团长直至担任文工团艺术指导,40多年来,邵钧林踏踏实实,一步步成长为军旅艺术家。

  屡挑重担创作重大历史题材剧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必须遵循“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通常被业内人士称之为“戴着镣铐跳舞”,创作难度可想而知。

  从事文艺创作以来,由邵钧林主创主抓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多数都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该类题材所付出的劳动量往往高于其他题材数倍,如他所创作的纪念建军8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建党90周年的《井冈山》《红色摇篮》《决战南京》《开天辟地》等,光搜集阅读史书资料就得耗时半年以上,有时候还要赴外地“下生活”,寻找仍幸存的见证人。一部剧本下来,甚至要走遍小半个中国。

  收集完素材后,为了能够尽快写出好剧本,邵钧林坚持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经常通宵熬夜写稿,是文工团有名的“夜猫子”。他说:“虽然写作这么多年,但每个字都是从我内心流淌出来的。我始终认为,好作品,要用心写出来。”

  他为家乡写了婺剧名作《昆仑女》

  对于家乡,邵钧林一直挂念在心。2014年,邵钧林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曾说:“我老家还有房子,我的土话讲得很土!金华这方水土养育了我,我的创作,没有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的积累是肯定不行的。”

  为了表达对家乡的感谢,邵钧林曾专门为我市创作婺剧《昆仑女》。1998年6月,时任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团长的邵钧林率《虎踞钟山》剧组来金华演出。在演出空隙,邵钧林观看了浙江婺剧团演出的折子戏。当晚,具有婺剧情结的邵钧林萌发了要为家乡写戏的念头。1999年正月初三,邵钧林借回家探亲之机转道浙江婺剧团,与婺剧老前辈进行座谈,初步形成根据传统戏曲《双阳公主》的故事素材进行改编的创作设想。经过几个月的奋战,他终于在1999年5月8日凌晨完成新剧本的第一稿,定名《昆仑女》。最终,该剧演出场次高达千场,并调京演出,誉满京城,受到国家领导人高度评价,获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奖、国家舞台艺术最高奖文华奖、全国少数民族题材剧目会演大奖、金孔雀优秀编剧奖等多个大奖,为我市婺剧文化增添重量级精品。

标签: 剧作家|邵钧林|逝世 责任编辑: 周舸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