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06日讯 昨日一大早,笔者在婺城区雅畈镇汉灶村看到,镇村干部组织队伍忙着清理房前屋后的垃圾。经过近期的持续整治,汉灶村整体面貌大有改观,许多原本柴火、杂物堆积的卫生死角消失了,花坛边出现了原生态竹篱笆,道路两边乱堆乱放的现象越来越少。
目前,婺城区80个试点村已全面启动农村环境“四治两化”,到2016年底将实现全覆盖,行政村“四治两化”合格率达到80%以上,到2017年4月底达到100%。
4月13日,婺城区召开农村环境“四治两化”推进会,对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各乡镇精心谋划,制定了各自“四治两化”实施意见,明确了时间节点、试点村、目标任务、组织领导等。虽然前期阴雨连绵,但并没有影响这项工作的推进。党员干部们带头,穿着雨衣进村开展工作;乡镇领导班子经常到现场检查、指导。婺城区各乡镇干劲十足,比进度、赛创意,全面打响“四治两化”战役。
“四治两化”工作量大,与家家户户密切相关。婺城区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全民参与。长山乡组织了一支“巾帼志愿者”,全乡的妇女主任们经过培训,分成9个小组,积极助力漪溪沿线“四治两化”“美丽庭院”建设;沙畈乡团委组织志愿者耐心引导村民们自行清除房前屋后垃圾;莘畈乡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小学生们进村入户做宣传,发放“四治两化”环境整治倡议书。在多方宣传和干部们的带动下,村民们也积极参与“四治两化”,齐动手扮靓家园。
在美化村庄过程中,婺城干部群众集思广益,涌现出许多“金点子”。在安地镇,笔者看到不少村按照自然生态、经济节俭、就地取材等原则,选用了易成活、易管护、适合本地的绿化苗木。喻斯村,采用了鹅卵石等本地特色资源,利用石磨、坛罐、猪槽、风车、水车等废旧家具农具,旧砖旧瓦等建筑废料,使农村环境“四治两化”既节省投资,又彰显农村特色,大受村民喜爱。
长山乡石门村干部在美化村庄时,将村民废旧的电饭锅、烧水壶、垃圾桶等物件清理干净,装上泥土,种起植物。还找来废旧的木架子,在上面挂起吊篮,给不起眼的角落增添了亮色。莘畈乡干部将废旧的轮胎涂上颜色,将山村里自产的毛竹截开,进行创意加工,种上小花。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404 Not Found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