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张积贵(右)在龙湾职专“劳模育才班”上课。
温职专多彩选修——跆拳道。
温州护士学校药剂专业学生调制中药饮片。
浙江在线05月11日讯刚刚过去的五一劳动节,弘扬劳模精神培育大国工匠再度成为热点话题。人民日报刊文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体现在企业的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却始于职业教育。怎样培养未来的大国工匠,让中国的产品和服务成为世界的质量标杆?这将是职业教育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
职业教育改革,温州起步早,发展快。日前,在全省中职学校课程改革现场推进会上,温州成为两个地市级代表之一进行经验介绍。市教育局副局长戚德忠在会上作《跨界融合深化选择全力推进中职新课改》的典型发言。
站上“十三五”新起点,温州职业教育如何扬长避短,打造新高度?在经济“新常态”下,温州职业教育又如何走出温州特色之路?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办学体制创新——
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共同育人
“传统的职业教育就像一个封闭的回路,企业进不去,培养的学生与市场需求脱离。”在市教育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处处长薛昭看来,职业教育要对接市场,必须打开缺口,让企业进入,否则就是一个“围城”。
借助温州实施国家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的东风,温州职业教育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办学体制机制创新驶入“快车道”。
早在2008年,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和市瓯剧团就在市教育局和市文化局的牵头下联合办学,开设瓯剧班,双方联合招生(招工)共同育人。之后,永嘉县成功引入上海翔宇集团承办永嘉电大、托管永嘉二职。瓯海职业中专创设中餐烹饪(瓯菜)专业后,联合温州中国瓯菜研究会、周师傅瓯菜馆进行合作办学……
对此,戚德忠表示,脱离企业的职业教育不是真正的职业教育,抛开企业谈专业设置与开发,谈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改革,都是空谈。
通过九年的探索和实践,温州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从最初简单的“校企合作”,低层次、浅表性的合作,走出一条深度融合,校企共同育人的新路子。记者了解到,最初的校企合作,企业没有发言权,只是派老师、提供场地,对学生的培养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近年来,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实现真正参与,与学校一起成为“双主体”。
现代学徒制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2014年9月,由全国、浙江省劳模张积贵和龙湾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的“劳模育才班”开班。企业技能大师走进学校“招徒”,大师和学生之间双向选择,并现场签约拜师。该“劳模育才班”由张积贵担任企业方班主任、技能导师。两年后,温州市龙湾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完成“交接”,签订实习生协议。毕业后,这些劳模育才班的学生到协议企业优先就业,企业根据特点安排岗位,并由师傅进行“一带一”培养。
此后,洞头县职业教育中心建立起“贝雕工艺工作室”,东海贝雕技术总监王卫东亲自授课;泰顺职教中心聘请10多位省、市级石雕艺术大师为石雕专业导师……这些师傅不仅传授技艺,也结合企业发展环境承担教学任务。
开展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不仅为企业“量身定制”培养人才,还带动了企业效益的增长。如温州港华集团在与瓯海职专开展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后,4年半时间从一家小公司发展成为拥有8家分公司的连锁企业,年产值突破亿元。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一种大胆创新,职业教育要紧贴市场,对接企业,要打破原有封闭环,打开缺口,让企业融进来,让学校走出去,打破‘两张皮’现象,建立分配、管理等新秩序。”薛昭说。
推进中职新课改——
打破传统授课制学生企业相对接
温州职业教育课改起步很早,其背后的原因,据透露,灵感来自于企业家的“抱怨”。
早年在一次非正式会议上,多名企业家表示,中职教育就像是关起门来办学,培养的学生“不接地气”,课程体系与职业素养脱离市场需求。一方面企业要的人才,中职学校没有培养出来,而学校提供的学生,企业又不需要。
“关起门来办学”,这个说法刺痛了薛昭。他认为,职业教育必须区别于普高,打破传统办学模式,要打开门办学。
先破而后立,打破传统,从课程改革起步。这其中,课程不仅包括课堂课程,还包括课外实践操作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如何让企业大到开什么课,小到一节课的教学模式都积极参与进来,市教育局和温州各家职业学校都花了大力气。
实施中职新课改,实现中职学校和行业、企业、高校、部门等之间的六大融合。资源融合,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引企入校,建成“校中厂”;引校入企,建成“厂中校”。师资融合,中职学校引入民间艺人、企业工程师、社会名人等直接参与课改。学生和员工身份融合,推行校企联合招生,实行联合培养。课程融合,校企共建课程,共同育人。文化融合,对接优秀企业文化,让企业文化进校园、入课堂。多种选择融合,通过跨界联动,为学生构建多元的选择机制。
温州市职业中专和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温州亚龙集团联合开设“双元制中高职一体实验班”,构建了中职重技能、高职重技术、企业重应用三方共建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学生吃住在企业、半工半读,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实施教学,实现“学用零距离”。
把班级办到企业里,让学生先做后学,边做边学,此番“试水”试出了效果。学生上课不再对着“天书”发呆睡觉,而是在工厂车间,对着机器充满新鲜感和好奇心。实地操作,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再回到课堂深入学习理论知识,最后再把理论运用到实际操作中,中职教育找到了些“路子”。
课程变了,教材也得跟着变。于是,温州地方教材在2009年起开始在14所中职学校试行,到2014年底全面铺开。据统计,自2014年全省启动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市中职学校38所均参与课改,共开发选修课程1273门、校本教材332本,有98家企业(部门等)、18所普高学校深度参与中职课改。
中高职衔接——
打通高考升学通道搭建多元成才平台
有研究显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是否顺利地衔接关乎职业教育的发展。在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中高职衔接作为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是我国未来10年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和重要任务。
中职毕业生出路在哪?薛昭坦言,大多数中职毕业生,可能还未满18岁,对于这部分孩子的家长来说,总是希望孩子在正式进入社会前多学点本领。“中职学校打通进入高职学校的通道,做好毕业生升学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去年,温州护士学校为一批有意向参加高考的学生成立了“药剂专业高考复习班”,学生自愿报名,最终35名学生全部在高考中上线,现在已经进入省内多所高职、本科学校就读。在没有参加复习班的学生中,同样也有4人考上本科。“中职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的发展搭好台阶。”温州市护士学校校长许建民说。
在苍南飞林文武学校,令人惊喜的是,每年都有学生考上国内“211”“985”等名校。去年有2名学生考上浙江大学体育系,前年有4名学生上浙大。此外,还有多名学生考上集美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等。
记者了解到,早在五年前,我市首创全国地级市中职本科免费师范生培养项目,委托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定向培养本科师范生,实现中职到本科的贯通培养。此外,我市还先后出台完善“五年一贯制”和“3+2”等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并探索在高职院校设立中职部开展五年贯通培养,推进中高职一体化发展。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还与温州大学联合培养四年制高职本科生,打通职业教育学生从中职一直到专业研究生的上升通道。
当然,升学并不是中职毕业生的唯一“出路”。全市现有各级各类中职学校在校生6.4万人,每年应届毕业生近2万人。据介绍,我市已建成“升学、就业、创业”发展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搭建多元成才的“立交桥”,打通了多种上升渠道。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404 Not Found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