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浙江新开局-2016浙江两会
共享荣光-浙江在线新闻中心2015年终盘点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在发掘中保护,在传承中利用 瓯海用“美丽”盘活乡村旅游
2016年05月13日 05:06:32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严建春 陈伟超

   浙江在线05月13日讯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昔日陶渊明笔下如梦如幻的桃花源,如今在瓯海区的许多村落就能看到。近年来,瓯海区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大大推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形成了以特色餐饮、休闲度假、民俗风情、体育健身和观光、采摘、美食为主要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目前,全区13个镇街中有10个开发了乡村旅游项目。

  拓宽农村致富道路

  “我们村现在是名声在外了。”坐落于大罗山山脚的茶山街道京山村,自从走上了发展民宿经济的道路,古村落开始了新生。

  民宿是温州近几年才出现的新事物,而瓯海区民宿发展呈现出强劲的势头。目前大罗山上大大小小的民宿有近百家,主要分布在仙岩街道和茶山街道,最早出现在茶山石竹村、光岙村,如今在仙岩盘垟村、茶山罗胜村、京山村等地也蓬勃兴起。

  据京山村村委会主任白建元介绍,该村村民多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迁居山下,仅剩几位老人留守。2014年,文化爱好者张金成对村中的几十间民居进行修复、改造,打造瓯海版的“安缦·法云”。在他的带动下,村里的民宿从零发展到几十家。

  “在民宿发展的同时,我们进一步完善了配套设施。”茶山街道党工委委员、副主任刘炜说,这两年,村里和街道在污水管网改造、道路建设、绿化提升等方面下足了功夫,让这个深藏于山间的京山村成了民宿的“热搜地”,原本门可罗雀的小木屋焕发生机迎接着纷至沓来的城里游客。

  “游客多了,最直接的效应就是村民的东西有人买了。”白建元介绍,以往村民们为了赚钱都是把蔬菜、瓯柑等农作物挑到山下叫卖,如今在自己家门口就能卖出好价钱,而且丝毫不用担心没人买。“现在大家都担心不够卖呢。”

  人气不断聚集,商机也自然涌现。“我们鼓励并引导农民广泛利用当地各种农村生态、民宿风情资源,开设农家饭店和农家旅馆。”瓯海区城建办干部胡林宗说,目前全区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19个,经营户达140多户,接待床位1220张,餐位10000个,直接从业人员1500余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0年的14265元增加到2015年25929元。

  开发历史文化资源

  大罗山文化、纸山文化、塘河文化共同承载起了瓯海区“两山一水”的地域文化,也是美丽乡村坚实的依托。尤其是纸山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积淀。“十二五”期间,瓯海区启动了唐宅村、桥下村、水碓坑村、黄坑村、上潘村、吴坑村等6个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建设工作。美丽乡村建设让“纸山文化”和乡村旅游有机结合,让一个个活的博物馆变身“聚宝盆”。

  “寥落古乡村,村巷寂寞横。白头老妪在,蹒跚忆前尘。”离市区几十公里外的泽雅镇,隐藏着一处因千年古老造纸方法而得名的古村落——水碓坑。为激活纸文化,水碓坑村围绕纸文化开展了一系列运作,保护性开发建设了纸山客栈、民俗博物馆、王文生画家艺术馆等。“以前村民靠造纸为生,今后则要依靠‘纸山文化’发展旅游经济。”水碓坑村干部潘理兴说。

  日前,十几位太极爱好者慕名来到村里。“我们准备带领100多名太极爱好者做一场太极表演,正在找合适的场所,我看这个村很合适。”带队的周先生说,天人合一的自然环境以及设施齐全的水碓坑村,已经成了他的首选。说话间,周先生一群人即兴演绎,十几位太极爱好者在这个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古村中闻“音”而动,有着难以尽说的妙处。

  这些被保护下来的传统村落,承载着城里人的记忆,牵动着城里人的乡愁。“十三五”期间,瓯海区将重点培育千年古道琦君故里精品线、千年纸山古村遗韵精品线、千年花灯梅溪古街精品线等美丽乡村精品线,推动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努力实现传统农耕文明在发掘中保护,在传承中利用的愿景。

标签: 乡村旅游 瓯海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