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800多年前的皇家御用之地 藏着中国第一座陶瓷专题博物馆
听南宋官窑博物馆讲述隐藏在窑烧里的千年秘密
2016年05月19日 09:43:40 来源: 每日商报 记者 潘婷婷 通讯员 张必萱

  南宋官窑博物馆内郊坛下遗址保护厅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周杰伦一曲《青花瓷》,让无数歌迷领略了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极致韵味和飘逸浪漫。

  在杭州西湖风景区南缘,乌龟山南麓,有着中国第一座陶瓷专题博物馆——南宋官窑博物馆,在这里,你能见到当时发掘出的最大的龙窑遗址,也可领略周杰伦歌曲中,南宋官窑青瓷的独特之美。

  我们的第九站,来到了南宋官窑博物馆。官窑是宋王朝的宫廷御窑,时空交错,这里曾是800多年前的皇家御用之地。南宋王朝定都临安一百多年,南宋官窑瓷器达到了古代青瓷的最高境界,后世至今无法超越。

  而中国瓷器最为灿烂迷人的一个时期,是在杭州发生的。

  简洁为美的宋代瓷器

  早上九点多,南宋官窑博物馆内人并不多,阳光下的树木郁郁葱葱,满眼绿意,仿佛身处在世外桃源。

  这里的建筑都是南宋宫廷风格,走在宏伟古朴的建筑群落内,仿佛依稀还能听到八百多年前陶车的转动声,脚下片片碧玉般的瓷片,似在将过去的辉煌与繁盛向我们娓娓道来,带来者进入古人的精致生活。

  整个博物馆馆区呈半弧形,进门左手边就是第一个馆区——南宋官窑历史文物陈列馆。进门脚下就是陶瓷碎片,它们均被玻璃罩了起来,透过玻璃,可以看到有碗、盆、壶等。

  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在瓷器和陶器展示中仿佛一一打开:南宋官窑展品中,不仅有碗、碟、坛、杯等盛贮器,还有灯盏、盒、盆等日用瓷,还有一些仿古代铜、玉器的瓶、花盆等陈设用品。

  其中,一个鸭子造型的器物让记者眼前一亮。这个器物叫鸭型香熏,高度不超过二十厘米,圆弧形的鸭头,鸭颈长长的,鸭身上还有凸起的翅膀,虽然鸭身的后半部分破碎不见了,但依然可以感受到鸭子悠闲自在的形象。

  “鸭子的肚子是中空的,里面可以焚香。鸭背有个圆口,和鸭嘴一样,都是连通的,当香料在肚子中点燃,烟雾则会从鸭嘴里冒出来,散发香味。”南宋官窑博物馆的讲解员说,香道在宋代非常盛行,香炉宫廷中使用的也非常频繁,但像这样的器物,在传世官窑器中并不多见。

  仔细观察南宋瓷器,肯定能发现几个有意思的特征,这些瓷器几乎没有什么纹饰、线条非常流畅、造型也很简单,即使有图案也是相当洗练的卷枝、莲瓣,称得上是现代极简主义的先锋,而它的釉色又如冰似玉。

  “这可能跟南宋皇帝个人喜好有关系。而当时宋朝理学思潮,也折射到瓷器上,造型讲究色调单一、简洁为美,倾向于天然去雕饰,返璞归真,颜色上更偏爱淡天青釉色。”讲解员解释,至于如冰似玉的那种感觉,也是利用多次素烧、多次上釉的工艺生产出来的。

  建在官窑遗址上的博物馆

  20世纪初,考古人员在今杭州市南郊乌龟山发现了郊坛下官窑遗址。

  1956年,在窑址南部进行了首次发掘,1985-1986年,南宋临安城考古队又对窑址进行了全面的考古发掘。经过科学挖掘,发现大量实物资料,并在窑址上建立了南宋官窑博物馆。这座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在古窑址基础上建立的陶瓷专题博物馆。

  你很难想象在八百多年前,这里曾经是漫山遍野炉火通明,人声鼎沸的官窑烧造现场。

  走进南宋官窑博物馆内郊坛下遗址保护厅,眼前就是一个大跨度的整体网状钢架,它立在保护厅之上,就像遗址的保护伞。

  保护厅地势平坦开阔,简易的宋代风格短屋脊、木结构的房子立在地面上,横着的木架子晾晒着陶罐。在房子的不远处,有一个凹陷几十厘米、呈圆形的练泥池,专门来加工瓷土。

  在练泥池的北面,则保留了低矮、破损的墙面,能从地面的轮廓看出来原来是幢房子。“这里原来是三开间坐西朝东的平房,里面有发现辘轳坑,辘轳是专门拉坯成型、修坯、刮釉的工具,可见这里就是专门制作瓷器的地方。”杭州市文物考古所所长唐俊杰说。

  紧挨着窑址作坊的则是一个长约40米、顺着山坡而建的龙窑。它是用土坯砖块筑起来的,火膛、窑室、出烟室也很清晰,它倒有点像土灶烧饭的原理。

  练泥池、修坯、上釉的平房、素烧炉、釉色缸、龙窑……这些窑场的遗迹,全面真实地还原了瓷器在入窑前,从练泥、成型、修坯、上釉、晾晒到素烧等一套完整的工艺流程,再现了南宋官窑生产瓷器的真实场景。

  而另一处窑址——老虎洞窑址的发现,使南宋颇受争议的“修内司官窑”浮出水面。

  两处窑址虽不在同一处,但是却有很多的“共同点”。首先,两者都设在山岙里,地势有个特点,就是山体既有一定坡度,也有平坦开阔的场地。“平坦开阔的场地,主要是用来生产、制作、晾晒陶瓷,而有坡度的山体,则是为了满足龙窑的建造,这种窑炉一般是依山势顺坡而建,最下方是火膛,中间堆放瓷器,最上方则是出烟口。”唐俊杰介绍说。

  其次,必须要满足就近取材,包括原材料瓷土、水源、柴火等。玉皇山、凤凰山上,均有紫金土、瓷石等制瓷器的原材料,淘洗后泥土非常细密,适合制作精美的瓷器。“在淘洗、制作陶瓷过程中,都要用到水,水源必须充足,另外周边的树木要茂盛,龙窑烧制瓷器,燃料需求量比较大。”唐俊杰说。

  数以万计的碎瓷片拼出2000多件瓷器

  逛完了整个陈列馆,让人惊讶的是,大大小小的瓷器,竟然没有一件展品是完整的。像折肩瓶,整个瓶子多处裂纹,瓶口附近还缺了几块瓷片。

  这些展品均出土于郊坛下、老虎洞两个窑址,“窑场的堆积坑的陶瓷,全部都是碎片,或大或小,没有一件是完整的。”说起这些展品,唐俊杰把记忆拉回到10多年前,那时,唐俊杰一行人正在发掘老虎洞窑址,这是南宋时期的“修内司官窑”,它距离南宋皇城非常近,是南宋建都后第一个设置的官窑。

  那年唐俊杰34岁,在市考古所工作了十二年的他与同伴一行,来到了凤凰山与九华山间的山岙考古发掘。“夏天雨水比较多,这里山上冲出来不少瓷片,市民捡到还拿出来卖,当时就想着这里可能有个窑场。”

  说到当年的考古现场,“我们沿着石板路往山上走,山上都是树林,到处遍布着坟冢。”唐俊杰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刚去那会儿他们也有点害怕,尤其是到了晚上,看到萤火虫,心头也会一紧。

  先划定一片区域,顺着树木与坟冢的间隙,一点点布点。五六个大男人,早上八点上山,下午五点下山。就这样坚持了一个多月,竟然一无所获。

  “我们想着找几个点挖一下深土,如果还是没有发现,可能就真的要放弃了。”就在一度要放弃时,他们却意外发现了陶瓷的堆积坑,“铲子铲到一半碰到了硬邦邦的东西,挖不下去了,竟然是一层又一层的陶瓷片。”一下子发现那么多陶瓷片,他们的劲头马上来了。

  经过三年多发掘,最终南宋时期的“修内司官窑”出现在大家面前,采矿坑、澄泥池、排水沟、龙窑、房基以及24个堆积坑。堆积坑的瓷器均是次品,摔碎就地掩埋,“数以万计的碎瓷片,一个个瓷片核对、拼接,就像拼图一样,花了整整5年多时间,才修补出2000多件成品。”

  对于这些瓷器,“一片片找到、比对、粘胶,最后成型。”唐俊杰说,颜色、造型都很相似,有时候找到一片完整的拼接上,心里很雀跃。

  而这些精心拼接好的瓷器,如今都作为馆藏陈列在南宋官窑博物馆内,这些釉色清雅柔和、造型千姿百态的器具,带着人们走入八百多年前,临安人风雅而妙曼的生活……

标签: 博物馆 南宋 官窑 责任编辑: 冯一伦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