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重五好时节 “浙”里最欢腾
2016年06月09日 09:57:12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浙江在线6月9日讯 今天是端午佳节,我省多地都有各具特色的民俗活动,有些已传承千年,有些则带有浓浓的时代气息。而那些因为工作等原因没能回家过节的外乡人,也总能在浙江度过一个难忘的端午节。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看看这些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吧。

  端午来临,杭州三墩青年龙舟队开始热身了。

  杭州多个社区为居民送温暖

  粽飘香情满溢

  “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端午节来临,哪怕房前屋后不插艾蒿、柳枝,也总要吃几只粽子,挂上一只香囊。

  在端午前一天,杭州小营街道金钱巷社区举办了一场有趣的“警民端午聚”包粽子、庆端午活动,邀请社区警务人员一同参与,现场热闹非凡。

  社区警务室里的民警有从警23年的金洪胤,也有90后裴子男和沈天极,长得人高马大却有一双巧手,他们包出来的粽子裹叶、压实、扎线都很稳,社区居民们连连夸好吃。

  包粽子结束后,他们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走访了辖区内的孤寡老人和家庭困难户100多户,为他们送上了热气腾腾的粽子和贴心的节日祝福。

  这段时间,社区警务室的民警们正在进行居民信息登录与核实工作,通过此次活动也加深了居民们对他们的认识。

  在端午节假日期间,金钱巷社区还将为社区孤寡老人送去500份粽子,使生活在社区里的居民们都能过上节。

  6月7日,留下街道敬老院和工疗站里的近60位老人、残疾人都收到了粽子、咸鸭蛋和香囊,并收到了节日的祝福。住在敬老院的郑大伯说:“节假日都能收到社区送来的慰问和礼品,让我们体会到家的感觉。”

  望江街道耀华社区开展包粽子活动,居民们一边切磋包粽子技巧,一边说端午节趣事,包得不亦乐乎。对社区内无法参加活动的老人和困难群众等,社区准备了粽子礼盒直接送上门,带去端午节的问候。

  阵阵粽叶香,浓浓关爱情。为了让辖区内各行各业奋战在服务保障G20杭州峰会的一线工作者们过上端午节,清波街道柳翠井巷社区的居民们组成节日慰问小分队,来到社区民警、行政执法人员、建筑工人等身边,为他们送去粽子和香囊等慰问品。

  宁波挖掘各地端午风俗

  老习俗新风尚

  端午吃粽子习以为常,不过宁波宁海桑洲镇却发出了一张“6月9日请您来吃端午麦饼”的首届麦饼文化节邀请函。

  里山季村村民俞金爱这会儿正忙着准备面粉、馅料,还偷着练习制作,只见,裹了馅的粉团擀成团扇大小,放在平底锅上,淋几滴菜籽油,上下翻动,随着温度慢慢升高,白色的面团渐渐露出金黄色,有微小的气泡鼓起,散发出谷物成熟后的香气。如此苦练,为的就是第二天要在文化节上表演制作麦饼。

  50多岁的俞金爱是村里有名的制饼能手,可以变化出15种不同的麦饼口味。她还创意了“花香麦饼”,就地取材,采摘一些鲜花,包裹上白糖入馅,咬一口唇齿留香。

  一说起麦饼,俞金爱便停不下嘴了。“麦饼在我们桑洲镇是与端午节分不开的,别人乡镇端午吃粽子,但我们若有尊贵的客人来,必须端上麦饼。”她告诉记者,本以为,麦饼不过是当地最普通的玩艺,拿不上台面,没想到,如今却能成为一种节庆,一种文化。

  在宁波,与往年端午节城里社区热热闹闹的活动不同,今年一些乡间土著民俗纷纷亮相,成为今年端午节的一道“主菜”。宁波市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近些年来,宁波鼓励各乡镇挖掘土著风俗,打造一乡镇一特色的节庆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6月6日,嵊州剡湖街道沙园村在了溪河畔举行端午荷灯节,当地村民抬出了古老尖头船,在了溪边放上绚丽多彩的荷灯。

  衢州龙游传统工艺受热捧

  麦秸扇乡土情

  88岁的包阿香把麦秆子编成一条条辫子,再把它们一圈圈从内到外缝在一起,最后一圈包上色彩鲜艳的布料,一把漂亮耐用的麦秸扇就制成了。在龙游县石佛乡石佛村,像包阿香这般有手艺的老人,早早准备起了端午节给客人的回礼麦秸扇。

  龙游县北片的乡镇,端午有送麦秸扇的传统习俗,寓意夫妻双双把邪气散。随着时代发展,麦秸扇已逐渐退出百姓生活,只有端午期间,来访的客人还能看到这样的老手艺。81岁的廖春香也是位好手,她先是找一块白布画个直径七八公分的圆,再用硬纸板剪个一样大小的圆,然后把它们重叠缝制,最后依着旧图案轻松地勾勒出凤凰、公鸡、莲花、蝴蝶等图案,再挑选色彩斑斓的线细密地填色,几个小时后,一幅生动漂亮的绣品便跃然眼前。

  对于龙游人而言,端午挂艾也是重要民俗。龙游县石佛乡三和村刘家自然村的项文美这几天不得闲,亲戚邻居问她拿艾草、菖蒲的不在少数。项文美已80岁出头,她在门前的空地上种了些蔬菜、艾草和菖蒲,“艾草和菖蒲很好种,到这时节都长得不错,正好端午送人。”

  绍兴会稽山游客参与祭祖礼

  祭大禹祈安康

  “敬香——”“上贡品——”绍兴会稽山景区大禹陵享殿内“民祭大禹”仪式正在彩排中,主祭人先敬香,再献上贡品与美酒,随后恭读祭文,过程庄严肃穆、一丝不苟。从6月9日起端午节的三天小长假里,这场“民祭大禹”仪式将为游客连演三日。与每年公祭大禹陵典礼不同的是,“民祭大禹”不仅能让游客近距离观看祭禹仪式的流程,待仪式结束后,游客还可在两位礼生的引领下到禹庙大殿内完成拜谒。

  绍兴会稽山景区在端午小长假期间,采用分区域开展特色活动的方式,让游客在了解景区文化,祭拜大禹和先祖的同时,感受绍兴的古城文化。除了祭祖祈福安康,端午也是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在会稽山景区的祭禹广场上,一群彩绘师将现场为游客彩绘结合了绍兴古城和端午文化元素的“图腾”。

  “我们这次端午节的活动设计,既有在陵内庄严肃穆的祭祀仪式,在景区的其他区域,也有符合节日欢乐气氛的亲子活动。”会稽山景区的工作人员在祭禹广场上给记者一指,一堵已画有黑白线稿的矮墙看了直叫人手痒痒,恨不得拿起水彩笔立马上去涂鸦一番,这面10米长、1.4米高的墙上,小朋友和家长可一起填色。端午节期间,绍兴会稽山景区还有一个趣味性活动——“钓”粽子,现场游客在规定时间内用景区提供的钓竿钓取指定容器内的粽子,就能将这“禹粽”带回家大快朵颐。

  丽水遂昌送礼习俗有寓意

  送长粽表诚意

  6月8日,天才微微亮,遂昌县云峰街道下马村的潘美莲就早早起了床。她要替儿子钟飞平备好送往岳父岳母家的端午礼。“儿子这辈很多习俗都不清楚,也不懂,可我不能乱了分寸,失了颜面。”她说。

  若干长粽、猪蹄、鹅……绑上红线,放上红纸和松枝,寓意和美。这份礼,潘美莲早几个月前就想好了。去年12月,儿子和小一岁的张丽结了婚,潘美莲欢喜得不得了。

  遂昌历来有新女婿“送端午”的习俗,结婚第二年,男方家要备齐厚礼送给女方父母及亲戚,而长粽就是重要的礼品之一,表示长长久久,幸福美满。

  备完礼,潘美莲让儿子携上儿媳,带上礼品送去给亲家和各亲戚,亲家也需以粽子回礼。“这是习俗,是对女方的尊重和诚意,一点儿也懈怠不得。”潘美莲说。

标签: 端午|民俗 责任编辑: 石潇俊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