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夏禹桨:浙南产业集聚区“三区合署”
2016年08月02日 13:27:09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专访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副主任夏禹桨。新华网祝立铭摄

  主持人:各位网友上午好,欢迎来到第十八届中国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新华网访谈会客室,本期受邀嘉宾是浙南产业集聚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夏禹桨,夏主任您好。

  夏禹桨:你好,各位网友好,谢谢。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浙洽会一直以来都是资本进入浙江的窗口,也是企业“走出去、引进来”的桥梁,请问浙南产业集聚区在“引进来”方面有哪些优势?

  夏禹桨:首先非常感谢媒体朋友对我们浙南产业集聚区的关注,我们集聚区也一直非常关注浙洽会的活动,这也是作为我们招商的一个主要渠道。从我们与各地的比较来说,我们分析认为,主要有五个方面的优势。首先是平台优势。我们浙南产业集聚区实行“三区合署”体制,既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又是省级产业集聚区,同时又是中国最大的滩涂围垦的平台,叫温州市瓯飞开发建设管委会。所以,这个是我们与浙江省其他的产业平台来比较的话,应该有很大的一个优势。

  其次是空间优势。“三区合署”后,我们集聚区、开发区总规划面积达268平方公里。同时,我们在瓯飞围垦区域,目前在围的工程有十万亩,约67平方公里,这个平台为未来产业的发展储备了广阔的空间。可以说,我们集聚区可以吸纳任何一个重大项目落地,这是我们发展空间的优势。

  第三,我们具有一定区位优势。从交通方面来说,随着高铁、沈海高速复线、海港等的发展,温州已逐步成为我国东南沿海的一个主要交通枢纽城市。从我们产业集聚区所在区域来说,随着温州城市东移,我们从原来温州城市东部边远区域,逐步成为温州未来发展的一个核心区块,应该说,我们所处的位置就是温州未来“十四五”、“十五五”发展的重点区域。所以,我想是我们的区位优势。

  第四,就是我们的产业优势。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们现有企业五千多家,工业产值一千多亿,税收有七十亿以上,而且我们也形成了汽车相关产业集群,还有我们的先进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等这些产业都有一些非常好的基础,也具备了承接国际一些先进制造的配套能力。

  最后一个也是我们温州特有的,即市场优势。我们温州人以商行天下出名,在国内外的大约有220多万温州人在外经商创业,这就是我们温州独特的市场优势。只要有市场的地方,只要有企业经营的地方,必有温州人。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温商资源,把在我们区发展的企业的产品,通过温州人这个网络,可以行销到全世界各地。我认为在以上五方面,跟其他地方比起来,还是有我们的一些特点,有一些优势的,谢谢。

  主持人:是的,这样听起来我们优势特别的多。那我们浙南产业集聚区在项目引进方面有哪些侧重?我们目前已经成功引进哪些较大的项目,这些项目的规模是怎么样的,政府对这些项目有哪些政策上和服务上的倾斜?

  夏禹桨:浙南产业集聚区“三区合署”大平台吸引产业走进来

  夏禹桨:刚才在第一个问题我也回答,我们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优势。所以,这几年我们在引进相应的一些产业项目时,主要侧重于上述五大产业,包括汽车相关产业、先进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现代物流等。这几年,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一些大项目、好项目成功落地。比如,我们刚刚签约的中国电子温州产业园,是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打造的,这也是我们国家最大的一个国有的IT企业,世界五百强企业。另外,我们跟顺丰物流合作,在温州打造一个浙南地区的电商园。同时,我们也引进了武汉奔腾激光,在温州打造一个激光光电制造基地。我们正在推进的还有百威啤酒项目,整个规模达到120万吨,应该是百威在国内的第二大项目,在所有的啤酒项目也排到第二位,整个产值达产以后达到三十亿。像刚才介绍的中国电子温州信息产业园,整个投资要达到一百亿,达产产值达三百多亿,创造的税收也非常好,也会带动温州相关产业的提升。

  针对些项目,这几年我们一直都在整合各方面的一些资源,希望我们这些好的项目落地到浙南产业集聚区,落地到温州开发区之后,能够真正地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梳理了一下,大概在这么几方面的一些政策。一是在财政的支持方面,我们利用自身的一些财政的力量,在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上,根据投资规模、进度和效益,进行相应的一些奖励。另外,我们在机器换人、产业升级上,也就是在技术改造上,也给予相应的支持,最高标准可达到企业技改投入17%的比例给予相应的支持。同时我们也非常注重招才引智,对企业引进人才方面,我们也给予了相应的支持。各位网友如果关注温州的话,关注温州相关人才工作的话,肯定知道年些前我们温州成立了招才局,人才的才,不是财富的财,这也是全国首创的。温州市在人才团队的引进上,最高的整个团队的支持将近人民币一个亿。而我们产业集聚区又在市政府的政策上再做相应的叠加,再做配套,所以对国千、省千人才,包括一些国家级、省级的企业研究院,我们都会有非常大力度的支持。所有这些政策都是我们为企业服务的代表。

  主持人:非常感谢,那夏主任,能介绍一下你们在招商方面有哪些创新的做法吗?

  夏禹桨:应该说,现在全国各地都很注重招商工作,各地都有一些好的做法,也有一些通用的做法。就我自己理解,也不能算是我们特色,但这几年我们一直就是按照这么一个思路去做,总结一下可能有这么几个方面。第一,我们在规划上,坚持规划先行,然后按照规划布局重点去选商,同时结合当前的工业发展的一些特点,结合我们当地的一些政策,跟自然资源的一些优势,按照这一块条件去对外进行选择。第二,就是我们管委领导能够挂帅去追商。就像谈恋爱追求一样,我们前面在规划引领确定目标之后,会谋划好前期的一些工作,各个委领导按照相关的一些计划布局到各地去,紧盯不放。第三,我们创新举措,想尽办法去吸引商人。作为企业来说,哪里对他的支持力度更大他就会到哪里。但是我们分析,单纯依靠一种财政的支持可能还不够,我们结合现在企业发展一些特点,创新举措,比如,借助今天的浙洽会的平台,也借助温州独有的一个优势,例如通过温商的资源,开展引商工作。也包括产业引商,我们利用原有的一些产业的基础去吸引商人。第四,就是抓好部门的协同,然后量身定制来帮商,帮助这些项目。包括前期介绍的以及刚才介绍的几个大项目,包括我们平常做的,如果一个项目我们跟它确定有意向之后,各个部门心往一处使,大家根据自己部门的职责,为了这个项目的落地,协同配合,在项目落地各方面提供支持在项目落地过程中,让投资商没有后顾之忧。

  同时,我们也优化这种环境,能够让项目,让企业真正做到安商,让他能够在这里能够安心的发展。可能对很多原来有些不了解开发区发展的人,会认为开发区是处在城市比较边远的地方,以工业企业的叠加为主,是一个工业园区。但是我们这几年也一直注重这种产城融合发展,在产业的配套服务上面,特别是在一些教育、医疗,还有现代的这种商业社会的生活,这一块的项目,我们也一直很注重引进。这样能够让企业进得来,同时也能够留得住。这几年,我们一直按照这一方面去做,可能还很不够,但是我们也还要借鉴很多其他地方一些好的一些做法,能够让我们浙南产业集聚区能够引进更好、更多、更大的项目,也非常希望网友如果说有好的项目的话,向我们产业集聚区推荐,也非常欢迎我们在座的各位媒体朋友也帮我们推荐一些好的项目,落到浙南产业集聚区。我相信到浙南产业集聚区发展肯定是最好的选择,谢谢。

  主持人:谢谢夏主任的介绍,通过夏主任介绍,让我们全面了解了浙南产业集聚区的一些相关的情况,也希望我们今后集聚区的发展越来越好。

  夏禹桨:谢谢,谢谢各位网友,谢谢。

标签: 责任编辑: 沈正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