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唐诗之路,在我们天台境内,创作的诗歌是最多的。今天,我们走的这条始丰溪,留下了无数山水诗人溯溪寻山进行文学创作的历史足迹。”
昨天(12月5日)上午天下着雨,在天台县水利水电局局长周正伟的引导下,记者随浙江省水利厅“改革开放40周年,行走浙水间”媒体采访团来到此行的第三站——天台始丰溪综合整治工程现场。
连绵的天台山下,蜿蜒的始丰溪穿城而过,在天台境内流域面积1112平方公里,长68.5公里,贯穿了全县85%的土地,溪流上游有四个饮水灌溉用大中型水库,还有50多个小型水库用于调节蓄洪,是当地名副其实的母亲河。
作为治水亲历者,天台县水利水电局总工程师庞春强对始丰溪的“治水之旅”记忆尤深。
他回忆,20世纪80年代之前,因上游无水利工程调控,始丰溪的水流量只能“听天由命”,因而引发的旱涝灾害及百姓争水、争地纠纷众多。
1977年开始,始丰溪流域兴建了较多的大中小型水库以调蓄洪水,两岸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逐步得到了保障。后来,始丰溪又先后开启两轮整治,新建的堤防护岸提高到了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通过治理,始丰溪已经成为天台百姓心目中的一条“城中溪”“生态溪”“休闲溪”和“文化溪”。溪两岸建起了天台新城,“拓溪成湖”而建的始丰湖公园,成为天台新的“城市客厅”。
可能,很多人的印象是,从前的河道水更清,河更宽,后来河道慢慢变窄,水质也不如从前好。可是在始丰溪,钱报记者看到的是溪流变成了开阔的湖泊,湖水更是清澈见底的可人。
“根据省里要求,始丰溪要常年保持三类水质,但实际,我们常年水质保持在二类。”
庞春强说,曾经,因为两岸百姓的肆意围垦,河道变窄了。我们通过征地整治,还地于河,拓溪成湖。现在这条溪最开阔的地方有712米,最窄的地方也有480余米,两岸没有砍一棵树,最大程度保留了原生态的湿地风貌。
生活在溪畔水南村的78岁老人许子清见证了始丰溪的变化。
他说,治理前,每当台风来临时,村里人人自危,担心发大水冲垮村庄,现在政府重修了堤坝,我们再也不担心了;治理以后,溪水两岸的养猪场、石材厂关停,溪水变清,景色更美,早晚都是来岸边跑步、跳舞、打太极拳的人,非常热闹。
走进位于市中心的始丰湖公园,鱼跃湖面、鸟鸣婉转,和仿古的石拱桥和凉亭相映成趣,林间是不是有调皮的小松鼠穿梭,到处是生机盎然的景致。
钱江晚报记者了解到,在公园建设中,当地还就地取材,沿岸堤坝均以河底鹅卵石为原材料,变废为宝的同时,减少具有侵蚀性的材料,保持了始丰溪的生态原貌。
周正伟说,始丰溪流域治理是依托天台山脉、水脉、文脉三脉融合,通过唐诗之路的“线”联动始丰溪的“域”,以天台山文化为内容,以诗人寻踪为线索,建设古驿古道、滨水慢性绿道和骑行通道,让市民和游客跟着课本游古道、沿着水路看唐诗、踏着诗路赏美景。
治水之路代代相传,始丰溪的综合治理还在继续。
采访接近尾声之时,钱记者了解到,天台县成立了始丰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开放管理委员会。
目前,公园已通过国家有关部门审查,待明年正式验收后,河流长约10公里,区域面积约424公顷的天台始丰溪国家湿地公园将正式挂牌,免费向社会开放。
在踏水而来的浙东唐诗之路上,我省将新添一座国家级湿地公园,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期待它的到来呢?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