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外国记者期待再次来杭州 龙井虾仁和西湖醋鱼最受大家欢迎
2016年09月06日 09:09:49 来源: 杭州日报 李超 徐夏欣 钟韡 李维和 董剑飞 文 钟韡 顾平

昨晚8点半,记者们还在写稿中。

昨天一早,媒体记者抓紧工作前的一点时间打个盹。

志愿者在新闻中心合影留念。

  G20峰会闭幕这一天,发到记者手中的议程表上,光发布会就排满了整整一页A4纸。

  新闻中心内现场的中外媒体记者对于新鲜热点的抢夺一刻都没放松。早晨,多位记者正以“沙发瘫”的形式补觉,但是在中心大屏幕上午的实时直播开始的那一刹那,所有人几乎同时清醒了过来,铆足劲,要给这次的G20峰会报道一个完美的收尾。

  在G20新闻中心高速运转的5天里,除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还有默默付出的大学生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他们在这里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无法忘记,也值得记录和回忆。

  大学生涯中最难得的一课

  每天走进新闻中心的大门,记者们总能见到这样一幅场景:圆形环绕搭建的天蓝色平台内侧,多位志愿者面带微笑,准备随时提供服务。

  从新闻中心开放的第一天起,来自省内高校的2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就很少有停下来的时候。

  “我们被问到最多的问题,主要还是来回班车的具体时间和位置,以及不同媒体工作间的路线。”在咨询台的志愿者黄朝文说,“除此之外,我们还提供失物招领,采访申请以及双语电话等多种志愿者服务项目。”

  新闻中心开放的第一天,咨询台接受了350条左右的问询,而在第二天,这个数字则上涨到了400多条。

  “不过之后几天,咨询台的工作量就有所下降了,内容上也更多地向工作服务类变化。这也说明记者们很快就熟悉了现场的环境。”黄朝文说。

  志愿者倪允来自浙江传媒学院,他每天早上6点半在下沙校区集合,直到晚上8点工作结束再返回学校。每晚都是躺下就睡着了。

  可另一方面,峰会志愿者的经历也让这群大学生受益无穷,这一切,都将会是志愿者们在大学生涯中最难得的一课。

  期待再次来到杭州

  新闻中心里的许多外国记者,都是第一次来杭州。大多数时候,他们在新闻中心的公共媒体区伏案工作。工作的间隙,他们也会向我们谈到,对于这座城市美的惊叹,以及要匆忙离开杭州的遗憾。

  昨天中午,来自加拿大邮报传媒新闻社的美女记者Sarah Scott正在为下午的G20峰会闭幕式报道做准备工作。“8月27日到的上海,随后来到杭州。第一次到杭州就被这座城市惊艳了。”Sarah说,“真的很棒!它作为中国有名的古都,有悠久的历史,同时却也是一个现代建筑、高新科技以及电子商务高度发展的极好范例。这种历史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可以作为我们国家的榜样。”对Sarah来说,因为马上就要踏上回国的路,这一次G20杭州之旅的体验还稍显仓促。她说,以前通过互联网知道杭州,现在因G20峰会亲临杭州,相见恨晚。

  另一位来自赞比亚的年轻女记者Chanda说,在峰会开始前就已经来到了杭州,做了很多采访工作,比如拍志愿者,拍杭州为峰会做的各类准备等等,“真的很喜欢杭州,我觉得,杭州是一座非常现代化的城市,也希望今后有机会来中国时,能再次来到杭州。”

  紧张工作到最后一刻

  在家门口报道G20峰会,对杭州本土的媒体记者来说,是一个格外宝贵的记忆。

  “我采访过的一个英国记者就感慨,杭州这种独一无二的美让他惊艳。”浙江经视主持人舒中胜说,“每天在你身边埋头工作的同行来自不同的国家,对于我们自己打开视野也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杭州在加快国际化的步伐,我们也在迎头赶上。”

  昨天是G20杭州峰会的最后一天,晚上8点30分,峰会场馆新闻中心大厅里仍有许多记者在全神贯注紧张赶稿中。

  当天的晚餐,媒体餐饮区里龙井虾仁和西湖醋鱼再次登场。同它们第一天向全球媒体记者亮相一样,是大家最爱吃的。

标签: 记者;峰会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6090633128475294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