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师大教授黄灵庚
浙江在线7月12日讯 (钱江晚报记者 沈超 实习生 彭想) 这几天,不少金华人的朋友圈都被一篇题为《金华山赋》的雄文刷了屏。
2700多字,用文言文写就。有人感叹,要一手拿字典,一手拿笔,才能勉强看下去。也有人表示,如果对金华文化稍有了解,还是能感受到满满的亲切。
作者是谁呢?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黄灵庚,今年72岁,研究《楚辞》40余年。
一天时间,长赋一气呵成
黄灵庚笑道,这篇作品是兴之所至,信手写下的,没想到能引起这么大反响。他告诉记者,创作这篇作品只用了一天时间,之后又断断续续在句式结构上作了不少修改,“写作过程中,金华的山川风貌、历史人物,自然而然地浮现在脑海。”
黄灵庚教授是浦江人,曾用七年时间,主编了200册的《重修金华丛书》,收录了晚清以前金华全部的历史文献共877种。对于熟稔古文体并且长期研究金华历史文化的黄灵庚而言,创作这样一篇辞赋并不是件难事。
这篇长赋以石羊生与西楚东陵客,一主一客登临金华北山开篇,寥寥数笔,金华地理跃然纸上;一问一答,八婺历史娓娓道来,通篇写尽金华这片土地的人文地理、精神内核、民风民俗、历史变革。
“石羊生与西楚东陵客是两个虚构的人物。”不过,黄灵庚表示,开篇提到的“宿于金顶山庄……乃豁尔乐,矍尔吁,遥望南天之隅,楼观低昂而错峙,街衢纵横而旁午;生机频发而蓬勃,气象瞬变其磅礴。”则是自己首次登上北山,俯瞰金华城时的真切感受。
不打算翻译成白话文
随着黄灵庚的《金华山赋》的传播,金华山辞赋征集活动也被越来越多人知道,当被问及是否担心后来的应征者会因为自己的作品“望而却步”,黄灵庚连连摇头,直言“实在没必要”。
“当初创作这篇作品完全因为有感而发,是一个相对私人的创作过程。”黄灵庚说,直到作品对外公布,引起热烈反响,才感觉到“其实关心地方文化的大有人在。”他表示,除了遵照辞赋既定的格式与韵脚,能写出对金华大地的真情实感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黄灵庚告诉记者,最近自己一直在琢磨这篇作品的遣词造句,至于会不会将其翻译成白话文。他表示,并没有这样的打算,“看不懂的读者自然会想办法去了解,为了理解意思而牺牲文言原有的韵味不值得。”
黄灵庚透露,文末石羊生《楚辞》式的赋歌,实际上就是自己情感最直白的表达。
“楼宇高耸入青云兮,蔽野黍稷之盈畴。水清澄而林茂兮,民淳朴以多寿。诚信美为久居之乡兮,乐安斯土而长留。”
他对于金华这一“久居之乡,长留之地”的热爱溢于言表。穿汉服、唱“三句半”追寻金华山文化浙师大学子点子多
随着浙江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追寻金华山文化”系列活动渐入佳境,昨天,记者收到了多支实践队的探寻成果。
他们迎着微风在西湖边吟诗,在衢州的乡间唱响“三句半”,把金华山的文化种子播撒到各个地方。
刚刚过去的周末,一群妙龄女大学生身着汉服在西湖、踱步吟诗,这是浙师大“筑梦钱塘”的实践队员,开展的追寻金华山文化活动——“汉服湖畔行,悠悠中华情”。
“汉服是美好的文化媒介,有几个外国朋友对我们的服饰和朗诵很感兴趣,跟着我们一起念诗。”实践队长俞梦阳告诉我们。
“金锣银鼓敲起来,今天来个三句半,话说金华好地方,掌声!”浙师大“绘梦织夏”实践队在实践地衢州音坑乡,给当地孩子开设“金华山文化课堂”。“绘梦织夏”实践队运用多种体裁已创作10余首金华山主题的童谣、诗词等,文化课堂上寓教于乐、言语相传的课堂形式深得当地村民的喜爱与支持。
磐安尚湖镇也迎来了一批浙师大学生,他们在尚湖镇办起了暑期假日课堂,结合当地特色开展社会调研等社会实践活动。其中参与追寻金华山文化活动的“婺夏寻源”、“磐石之安”这两支实践队正在联合筹备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巡游。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