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衢州 正文
江山石门镇盘活拆后土地
2016年08月06日 11:45:12 来源: 衢州日报 鲍涵 余静轲 毛凌霄

  浙江在线8月6日讯(记者 鲍涵 报道组 余静轲 毛凌霄) 8月3日,当记者来到位于江山市石门镇江郎山村的阿依乐薰衣草庄园时,发现不少游客正在骑马、射箭。眼下虽不是最佳的赏花时节,但这座占地130多亩、以新疆特色为主题的旅游观光园仍吸引着众多游客。

  在观光园里,记者见到了该园合伙人之一的张吉良。今年44岁的张吉良是江郎山村人,之前一直在温州从事广告经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新疆客商刘兆伟。因为看重江郎山秀美的风光及发展观光休闲游的巨大潜力,2013年,他们共同投资办起了这个薰衣草庄园。

  而在这之前,江郎山脚下有一片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的闲置鸡鸭棚等,严重影响旅游景区环境景观。在“三改一拆”中被拆除后,这些土地怎么利用,成了当地百姓和乡镇党委政府关注的焦点。

  为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石门镇决定,按照“宜耕则耕、宜绿则绿、宜建则建、宜商则商”的方案,对拆后土地进行分类利用。

  “听老乡们说起这片地,我就开始留意了。在外做生意赚了些钱,还是希望能回乡投资。”张吉良告诉记者。

  张吉良经营的薰衣草庄园就在江郎山下,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镇干部多次与张吉良商谈,提供政策扶持、设施等配套服务,让庄园与江郎山景区连成一片,同时带动旅游业的发展,还可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机会。

  “在推进拆后土地再利用的同时,我们还引进项目,并做好多方面的服务工作,在土地流转、设施用地报批、农机补贴等问题上绿灯放行。”石门镇主要负责人介绍。

  自“三改一拆”行动开展以来,该镇拆违面积共计21万多平方米,利用率达96%。而在违章建筑拆除时,即结合镇旅游、农业、新农村建设等进行规划设计,盘活了土地资源。

  《关于补齐短板扩大战果推进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化“三改一拆”工作,健全及时发现和处置的依法治违长效机制,完善创建考评、应急联动机制,严格落实即查即拆,强势推进专项整治工作,坚持“拆改用”并举,扩大“三改一拆”工作综合效益,2016年,完成拆违400万平方米、“三改”900万平方米任务,力争再创成1个“基本无违建县(市、区)”、50%乡镇(街道)创成“无违建乡镇(街道)”。

  短评

  找到适宜的材料补短板

  随着“三改一拆”工作向纵深推进,如何念好“拆治归”三字经,特别是拆后土地利用问题,成为我们急需要补的一块“短板”。石门镇以拆后土地规划设计为着手点,根据功能定位对土地进行分类,地尽其用,将其建成农民创收的“金钵银钵”,做到资源利用最大化,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标签: 短评;薰衣草;石门镇;江郎;土地 责任编辑: 程永高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