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有一种乡愁叫金庸

字体:
—2023—
11/27
09:39:15
2023-11-27 09:39:15 来源:浙江宣传

  只盼你心头牢牢记着“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八个字,日后名扬天下,成为受万民敬仰的真正大侠。——浙江文学馆《侠之大者 百年金庸》纪念特展的展厅门口,书籍样式的展示墙上,摘录了《神雕侠侣》中的这段话。

  杏花春雨江南,书中乡愁几度。在金庸的武侠世界,江南的故乡便是“文学原乡”。他曾说:“如果一个人离开家乡很久,在外边住的时间一长,对故乡怀念的感觉就越深。有时回忆小时候在这里的生活,有一些是很美丽的。总想,老了,再回到这个地方来住。”

  今天,我们跟随金庸的人生足迹,寻找那缕滋养侠之大者的乡愁。

  

  正如一位当代作家所说的“我写作就是回家”,当金庸第一次尝试写武侠小说,故乡的风物和传说,就遥遥生起了感应,继而扑面而来。

  金庸自述:“第一部小说写了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那是很自然的。”然而,那时的他可能未想到,浙江、江南、嘉兴、海宁......这些元素会在后续作品中出现得那么频繁。作为浙江人,阅读金庸小说常会油然而生自豪之感。

  他夸嘉兴毫不吝啬。“两人到了嘉兴府。那是浙西大城,丝米集散之地,自来就十分繁盛……地近京师临安,市肆兴旺。”“城中居民人物温雅,贩夫走卒,形貌亦多俊秀不俗……”“其时正当春深,碧水翠叶,(南湖)宛若一泓碧琉璃上铺满了一片片翡翠。”

  这种近乎白描的散文笔法,在武侠小说中并不多见,因此更为难得。如果抛开武侠小说情节,这不亚于一篇文字丰赡、情感浓郁的“嘉兴游记”。

  更有意思的是张无忌的身世。金庸在书中特别把天鹰教总舵安排在与他的故居袁花镇毗邻的地方,把钟爱的张无忌视作地道的家乡人。

  写江南,他独爱西湖,几乎把知名景点都写了一遍。金庸在杭州收获了第一份工作和第一份爱情,《射雕英雄传》中,他特意安排郭靖、黄蓉作“导游”,牛家村、湛碧楼、飞来峰、南宋皇城遗址、葛岭、北高峰法华寺……如今也都是金庸书迷的打卡点。

  杨过夸过、韦小宝偷吃的粽子,越女阿青背后的吴越之争,江南七怪的市井行当,绍酒配江鲜,糯米嵌糖藕......家乡的读者总能在读到弥漫于作品各处的元素时会心一笑。人生出发前的经历,总是刻骨。家乡一幕幕地理风物,一帧帧在他脑海中转换着“蒙太奇”。

  2000年,金庸唯一的自传性散文《月云》发表在《收获》杂志当年第一期上,他描写童年:“一九三几年的冬天,江南的小镇,天色灰沉沉的,似乎要下雪,北风吹着轻轻的哨子。”

  记忆深处的乡愁,也是慰藉离别的良药,在一次又一次的回味中,大侠也在与自己的童年和解。

  

  别久而情深,情深而意重。金庸之所以对嘉兴印象深刻,正是源自当年动乱年代的烙印。

  他生逢乱世,杏花春雨江南依然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中。他在和池田大作的对话录《探求一个灿烂的世纪》中回忆:“日本军队侵略我的故乡时,我那年是十三岁,正在上初中二年级,随着学校逃难而辗转各地,接受军事训练,经历了极大的艰难困苦。”


方是之时,空袭警报时常盘旋在少年金庸读书之地上空,教室是要用黑色窗帘遮住的,或者干脆就在防空洞中学习。快到年底时,金庸和同学们更是跟着校长开始辗转多地、流亡千里。如果只是路途坎坷,或许苦难没有那么深重,但当很多年后金庸得知母亲和最小的胞弟都因缺医少药于逃难途中病逝,人生纵使再遇多少风景,都因逝者如斯而抱憾终生。


  “先到南门,坐在海塘上望海,回忆儿时母亲多次携了他的手在此观潮,眼眶又不禁湿润起来……儿时旧事,一一涌上心来……”多年以后,他把这份对母亲的眷恋写入《书剑恩仇录》,化身陈家洛返回故乡凭吊。

  不难想象,久别家乡的金庸,当年在香江之畔是如何的百感交集。“千军岳峙围千顷,万马潮汹动万乘”,这个章回名,是景象,又何尝不是金庸的心境?

  抗战胜利后,21岁的金庸回到家乡浙江,并在杭州《东南日报》工作,后来又考到上海《大公报》任翻译,并在东吴大学法学院插班修习国际法。

  种种经历,或许在无形之中推动着他,因而成就了“身无分文闯香江”的传奇。两年后的春天,《大公报》香港版复刊,需要一名翻译,于是金庸接受委派,前往香港工作。

  现在网络上有一个新词叫“人生密度”,金庸的前24年,历经国仇家恨、壮志未酬,乡愁烙印成了他武侠写作中的一大情感基调。

  对于少年金庸来说,乡愁是一枚枚离别的邮票。南湖的雨、钱江的潮,或是氤氲不散,或是洒满衣襟,于金庸而言,无论何时何地,都免不了叹一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后来,乡愁是一张厚厚的报纸。

  金庸,这个名字家喻户晓,黄发垂髫大抵都能说上两本他的武侠小说以作谈资;查良镛,这个名字,知道的人或是记住的人大概就相对少些。1955年,查良镛创作首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第一次使用笔名金庸,金庸,由“镛”字拆分而来,此后这个名字便随着他的武侠小说,火遍大江南北。

  有人说,金庸用一支笔创造了两个奇迹:金庸以武侠小说名垂后世;查良镛以政论闻名于当时,其创办的《明报》可以说是香港舆论界、新闻界真正“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

  《明报》于金庸而言,很值得一说。1959年,金庸等人创办《明报》,并在7年后设“北望神州”专版,将权威的中国消息传递给民众。发布新闻之余,金庸意识到赓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于同年创办了《明报月刊》,用学术刊物为海外华人侨胞搭建了沟通的桥梁。

  从一份“市民小报”,演进成为新闻、学术的“大报”,金庸这位“香江第一健笔”“香港第一才子”建立起了无可非议的“《明报》王国”,他本人也被视为香港的“舆论领袖”。

  之后,他又热情投入到香港与祖国的交流中,参与推动香港回归:1981年2月,发表《关于香港未来的一个建议》,其中提到“中国如决定收回香港,应在15年之前通知英国”;多次与国家领导人会晤,谈论香港问题、国际局势;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

  这位后世眼中的武侠小说家,在当时真真正正担起了“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八个字。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金庸以武侠之笔,写华夏精神,讲中国故事。骨子里多年孕育一脉相承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蕴藉,是故乡情结和家国情怀。

  香江浪奔浪流,逝水滔滔五年。家国辉光日新,故乡风物依旧。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黄泽杭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