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专题聚焦 > 2018年浙江省两会 > 全媒矩阵 正文

人大代表热议:让老人有所依有所乐 打造浙江养老金名片

2018-01-31 06:20:23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记者 詹程开 黄莺

创新发展养老服务 要走进老人内心,提供精神慰藉

1.png

  浙江在线1月3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詹程开)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当今世界公认的社会问题之一,伴随着经济的快速提升,近年来,浙江人口老龄化也呈现出规模大、增速高的特点。

  “目前,我省不断创新发展养老服务产业,但从现在各地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上看,更侧重于普适性‘物质养老’,也就是在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存所需物质上的保证,而轻视个性化的‘精神养老’。”周圆说。

  所谓精神养老,就是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有作为、有欢乐、有意义,这是对传统养老服务内涵的全新拓展,“老年人不光需要一个优质的居住环境,更需要情感的寄托,家人和社会应该根据不同老人需求,真正走进老人内心,提供精神慰藉、爱心护理等个性化的养老照料。”

  周圆表示,浙江在做好“物质养老”的基础上,可以以“精神养老”为突破口和金名片,在全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体现浙江“宜居之地”、“幸福之地”的软实力。

  周圆提出了三个具体建议,包括——

  融入“新人”,开创更多新形式的养老方式。比如,推出年轻人与老年人混居的养老公寓,打通养老服务中“单一人员结构”的瓶颈。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可为经济条件较弱但在校表现优异或热衷于公益的大学毕业生,提供免费或减租入住机会。这些年轻人需要为公寓内的老人提供一定时间和内容的“陪伴服务”,如情感陪伴、学习陪伴、出行陪伴、交流陪伴等。这样一来,既能减轻毕业生的经济负担,同时也能为养老院增添活力,融入对老人情感社交等精神领域的关爱,为老年人搭建与社会同步的平台。

  培育“专人”,有规模的养老院需配置一定数量的心理专业人员,给老年人在精神上、情感上提供有效的疏导、安慰与陪伴。建议在省内经济较发达地市,选择一批规模较大的养老机构进行试点,将一定数量的专业心理陪护人员作为养老机构运行的必需人才配置,也可通过社会组织、专业协会等引入兼职心理陪护人员,以此带动养老机构内部培养一批“懂心理、能陪护”的养老服务者,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心理疏导、情感陪伴等。

  激发“外人”,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供给“精神养老”,政府可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并扶持民间资本参与养老事业。如旅游企业与养老机构合作,共同建设针对老年人的休假休闲型养生基地;创新老年教育体制机制以加快推进“精神养老”,可鼓励文化企业投资养老事业,建立市场化运作的老年大学、老年学习乐园,以更好地满足浙江老年人的“精神养老”需要,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不妨建个养老综合体 让老人自由选择全托或日托

2.jpg

  浙江在线1月3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黄莺)养老,始终是基层干部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就像《政府工作报告》里说的: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我们现在的社区工作很多时候都会直面老年人。”练国平说。

  “现在都提倡在家门口养老,我们社区也有老年食堂,还有供给老人的休闲娱乐活动室。但是我常常和老人们聊天,老人们对于家门口的养老,其实也有不满足的地方。”练国平举例说,撇开经济条件、地域限制,老人们对于怎么过好老年生活有很高的要求,早上要有个打太极的地方,晚上要有跳广场舞的地方,身体不太舒服,想要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还想着能够上老年大学学习新技能。“社区养老场地、条件毕竟有限,是达不到老人期望的。单纯一台电视机、一个棋牌室,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活动的需求了。”

  通过和老年人们聊天,他也收集了一些老人们的期望,“如果能给很多老年人修建一个大的养老综合体就好了,和普通的养老院要有区别。”他解释了自己对于养老综合体的理解,“大型养老服务综合体,应该包括衣食住行休闲娱乐、医疗保健等,活动需求可以不出综合体就实现;养老综合体也可以想象成老人园,老人可以自由选择全托和日托,每天有固定的课程学新知识,更高级点的住宿区,可以安排管家、护士。”

  他觉得舟山的空气好,未来交通更加方便,设立这样的养老综合体是有天然优势的,“其实很多老人愿意在城市养老,就是因为离医院近,万一有点头疼脑热去医院更方便。所以我想高端的养老综合体,最重要的服务还是高品质的医疗保健,这样老人才会住得放心。”练国平表示。

标签:养老服务;创新发展;老人;养老;浙江;养老机构;人口老龄化 编辑: 蒋敏华

更多

浙江日报全媒体编辑中心数字编辑部、视觉设计室制作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