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专题聚焦 > 2018全国两会 > 大会要闻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刘锐——搭建走廊 强化创新协同

2018-03-18 07:34:48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刘乐平

  浙江在线3月1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刘乐平)企业上新产品,经常需要使用大型检测仪器。如果资源无法共享,企业就得自己掏钱买仪器。仪器昂贵但使用频率不高,造成资源严重浪费。这是中小企业普遍的烦恼。怎么破?

  在嘉兴,这已经不是问题。根据浙江省科技厅、上海市科委、嘉兴市政府三方达成的协议,上海780家高校、院所、第三方实验室等总价值过百亿元的大型科研仪器以及超过20万项的检测检验服务,纳入了嘉兴科技创新券补贴范围。

  道明采访主题——长三角如何实现创新共赢,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刘锐随即给记者分享了嘉兴的这个案例。在刘锐代表看来,嘉兴此举,打破了行政壁垒,实现科技创新券跨区域全面使用,有利于促进区域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互利共享。

  近年来,长三角各地在区域协同创新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比如,在科技部指导下,长三角三省一市共同建设“长三角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有效减少了区域内科研设备购置的重复投入。“尽管如此,跨省的协同创新发展,在创新要素自由流通和优化配置方面仍存在很多壁垒。”刘锐代表说。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扎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塑造区域发展新格局”等,让刘锐代表感到,“长三角一体化一定会加速。”

  长三角一体化,刘锐代表最关心的是创新资源的协同。在她看来,在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中,大家各有优势。浙江嘉兴、绍兴等城市拥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为上海等科研资源较为集中的城市提供科研成果的试验场。比如纺织行业,各企业不断地向学术界提出关于材料学、纺织技术和激光技术的新问题,产业持续旺盛的需求能牵引科研的不断发展。

  “当然,要实现创新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光有产业合作还不够,深层次的制度合作是未来的方向。”刘锐代表告诉记者,早在2016年,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就提出打造沪嘉杭G60科创走廊的构想,引起广泛关注。

  眼下,浙沪正协同构建高水平创新平台,积极推动科技产业合作。长三角协同创新网络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正在共同制定中。而作为协同创新网络的组成部分,浙沪已于去年7月就共同推进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建设、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建设签署了相关协议,双方将联手打造集聚创新要素、整合创新资源的大平台。

  在刘锐代表看来,沪嘉杭G60科创走廊的提出“生而逢时”。她认为,沪嘉杭G60科创走廊不仅是交通要道,更是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创新要素自由流通、重组和优化配置的大通道。

  自从打造沪嘉杭G60科创走廊构想提出以来,地方创新实践层面已取得可喜进展,共建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已成为沪浙两地发展的共识,但由于是跨省市的协同创新发展,仍有许多难题亟待破解。“光靠地方政府推动是不够的。”这次参会,刘锐代表带了关于加快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建设、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建议。她建议,从国家层面将建设沪嘉杭G60科创走廊这一地方创新实践列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试点项目,并予以立项支持。“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建设涉及不同的行政区域,唯有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才能最大限度地打破行政藩篱的束缚,发挥合作互惠的协同优势。”

  她还建议支持在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地带进行重大科技创新布局;支持在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地带对重大科技产业发展平台进行统筹整合提升;支持培育具有高端创新资源集聚整合配置能力的第三方创新服务机构。

  “尽享天时地利人和,假以时日,相信沪嘉杭G60科创走廊一定会成为创新的‘发动机’。”刘锐代表对此充满憧憬。

标签:长三角;走廊;协同;创新要素;创新资源;嘉兴;创新;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创新发展;创新网络 编辑: 王艺

浙江日报全媒体编辑中心数字编辑部、视觉设计室制作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