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3月19日讯 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话,至少包括了两大群体:企业家和工匠。要完成一场品质革命,这两类群体是十分重要的依托。
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乍一看,似乎不存在太多的关联性,但事实上,两者之间的交相辉映和深度融合,共同成为照亮现代工业文明之路的“双子灯塔”。
鲁冠球“一生只做一件事”,至今仍是不少浙商的座右铭。一个企业家,坚持做一件事并将其做到极致,这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有着共通之处。在这次全国两会上,我们也频频听到来自企业界的代表委员表示要坚持主业毫不动摇,有代表直言,如果连自己的主业都做不好,怎么能做好其他产业?只有先把主业做到顶了、产品做到极致了,才能去考虑做其他的。
“做事就要做到最好”。这是全国人大代表、90后世界技能冠军杨金龙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这种追求极致的苦心,正是工匠精神的核心所在。正所谓“欲得其上,必求上上”,工匠精神,可能是完成别人不想做、不敢做却十分重要的工作;也可能是在创新中改进工艺流程,提升生产效率,增加企业利润。归根结底,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都是质量精神。
“我跟我妈妈,两代人只干了一件事,就是把万事利发展好。”万事利集团董事长屠红燕曾说,万事利40年来只做一件事,“一是将产品做到极致,二是一生做好一件事,三是心怀梦想。”屠红燕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企业常青,靠的是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这两大支柱,都把产品、把企业作为自己的一种信仰去经营和重视,如此,产品才能成为精品。也唯有精品才能满足消费者高品质、高性能的要求。
新时代呼唤更多的企业家和工匠。有前者,才有市场的不断拓展;有后者,才有产品的精益求精。企业家精神注重创新、冒险、诚信,工匠精神则注重执着专一、精雕细琢,都是推动转型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这两种精神的发扬,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即制度要完善,政策要稳定。浙江,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政务环境最优的省份,就给了企业家和工匠一个安心创业创新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