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的阴凉天气,为“一纵三横”道路综合整治工程赢得了宝贵时间。这项想到百姓心坎里的民心工程,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正在顺利推进。昨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键、丁德明、安志云、李松春、林振国,秘书长俞宝祥与部分常委会委员、市人大代表对“一纵三横”道路综合整治工程进行了视察,为工程鼓劲加油、建言献策。
问情于民问计于民
“我们会同市征集办以及新闻媒体开展了‘我为一纵三横献计策’活动,共收到市民建议意见近2000条。特别是对于市民关心的旧侧石利用问题,道路建设单位坚持打造节约型社会理念,对道路原旧侧石予以完好保存,以做其他道路备用材料之用。”大家在考察了曙光路、庆春路等施工现场,听到介绍并实地看到这些细节后,都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这样的细节,在“一纵三横”道路综合整治工程中无处不在。视察中,大家都非常关注行道树的迁移问题。大家关注的正是设计者、建设者所关心的。整治实施前,有关单位多次踏看现场,研究线型,不断修改整治方案。最终,通过调整道路断面、公交港湾位置和移动路边小花坛等手段,把树木迁移减少到最低限度。庆春路的迁移树木从118株减至59株。施工过程中,还在不断调整局部方案,最大限度地保留现有树木。看着曙光路上的成片绿荫以及整治后的平整路面,大家给予了充分肯定。
据了解,“一纵三横”道路综合整治工程实施前,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常委会委员和市人大代表专门听取了整治方案的汇报,组织开展了调查研究,及时提出意见建议。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目前,曙光路、体育场路西段和庆春路分别全线完成交通翻道,立面整治等工作,“一纵三横”道路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基本达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要求。听说大家克服高温、台风、缺电、施工场地狭小、交通组织困难等问题,整治工作按计划全面铺开时,大家对所有参与“一纵三横”道路综合整治工程的建设者为杭州道路的畅通、为杭州和谐社会的构建付出的辛勤工作表示慰问和感谢。
打通“血脉”的高难手术
为缓解“行路难、停车难”问题,建设者们小心翼翼地实施着城市的“心脏搭桥”手术,努力解决中心城区的“供血不足”、“血流不畅”,防止中心城区“梗死”。
参加视察的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在座谈时认为,最近几年,市委、市政府为破解“行路难、停车难”问题,加大对城市道路交通的投入,相继组织实施了“33929”工程、“三口五路”工程,有效缓解了拥堵。特别是“三口五路”综合整治工程为缓解“行路难、停车难”提供了启示:原有道路挖潜是时间快、成本低、效果好的“撒手锏”。
市建委负责人汇报说,“实施‘一纵三横’道路综合整治工程,初步测算道路改造投资约为3.5亿元,预计改造后的道路通行能力可以提高30%左右。整个工程计划在2006年4月底完成。”听到这些,大家都纷纷发言,认为市委、市政府针对市区机动车辆迅速增加,中心城区道路运行不畅,甚至有时拥堵的情况,顺应民心,提出以“一纵三横”道路综合整治工程为破解“行路难、停车难”问题的切入口,决策正确。实施“一纵三横”道路综合整治工程是目前缓解“行路难,停车难”的有效举措,但这项整治工程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涉及面广。经过全体建设者的辛勤工作,克服了高温、台风、缺电等诸多困难,目前一期工程进展顺利,施工路段任务基本过半;交通管理紧张、有序,基本保持通畅;绿化保护、公交线路港湾式站点设计也比较合理。
实事办好 好事办实
目前,各有关单位对照目标任务,倒排施工计划,科学合理实施,确保落实到位,正向第二阶段施工发起冲刺。在抢抓进度的同时,各有关单位高度重视工程质量和工程细节问题,坚持“质量第一”,坚持“细节为王”,努力打造世纪精品。在安全文明施工方面,各有关单位继续按照全国文明城市的要求,高标准、严要求抓好现场文明施工,千方百计把工程对市民出行和沿线单位带来的不便降到最低限度。
在听取了市建委的汇报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键希望市人大常委会和全市各级人大代表进一步支持市政府实施好“一纵三横”道路综合整治工程,为杭州“破七难”作出积极贡献。希望有关部门和工程建设者继续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再接再厉,注重节约,加强管理,既要加快进度,又要保证质量,真正把“一纵三横”道路综合整治工程打造成“精品工程”、“民心工程”。
吴键指出,“一纵三横”道路综合整治工程,是市委、市政府“破解七难、方便群众”的重要举措之一。市人大常委会和全市各级人大代表都要继续关心、支持工程建设,积极参与、献计献策,做好表率,为解决“两难”作出贡献。
吴键强调,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结合“十一五”计划的编制,从整体上加强对全市交通网络的研究,进一步完善城市交通规划,提高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要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不断缓解和逐步解决“两难”问题,使道路更通畅,交通更便捷,把杭州建设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