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
(二○○五年十一月四日)
吕祖善
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是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规划。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十一五”规划意义十分重大。《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经这次全会审议通过后,将由省政府据以编制“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提请明年初召开的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后,颁布实施。现在,我受省委常委会的委托,对《建议》作几点说明。
一、关于《建议》的形成过程和框架结构
省委“十一五”规划建议,是在省委常委会的直接领导、习近平同志主持下研究制定的。早在2003年,省委、省政府就布置有关部门开始进行“十一五”规划的调查和研究工作。2004年9月,省委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听取了“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汇报,对“十一五”规划工作作了安排。同年10月,省政府成立了“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并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相关工作进行了部署。年底,省委、省政府布置了39个重点调研课题,组织47个部门和单位进行研究。
今年2月,省委召开“十一五”规划建议起草工作动员会,正式成立省委“十一五”建议起草组。6月初,39个重点调研课题基本完成,习近平同志和我听取了其中11个课题的汇报,习近平同志在听完汇报后系统阐述了起草省委《建议》需要把握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等重大问题。8月底,省委常委会对《建议》稿进行了讨论。根据省委常委会的决定,9月6日,《建议》征求意见稿印发各市、省直各单位党委(党组)、副省以上党内老同志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广泛征求意见。习近平同志先后主持召开正省级老同志、专家学者以及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代表人士三个座谈会,直接听取各方面对《建议》稿的意见和建议。王永明同志代表省委、省政府,就我省“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到北京征求有关部委领导意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后,根据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精神,结合征求意见情况,起草组对省委《建议》稿进行了认真修改。10月28日,省委常委会听取了征求意见和文件修改情况的汇报,同意将《建议》提交这次全会审议。应该说,省委“十一五”规划《建议》的起草过程,是一个深入调查研究、进一步理清思路的过程,是一个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不断统一思想的过程。
省委“十一五”规划《建议》(审议稿)共分九个部分、40条。第一部分主要阐述“十一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背景,第二部分阐述“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指导原则和奋斗目标,第三到第九部分阐述了经济社会发展七个方面的主要任务,最后用一个自然段对加强党的建设进行了阐述。
二、关于“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背景
正确认识发展的基础和背景,是制定“十一五”规划的依据和前提。正如《建议》指出的,“十五”时期是我省综合实力提高较快、改革开放取得较大进展、城乡面貌和人民生活重大改善的时期。这个判断是符合实际的。“十五”是我省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台风等各种自然灾害带来的严峻考验,面对非典、禽流感等疫情带来的严重冲击,面对加快发展中要素紧缺、环境制约等带来的种种压力,面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际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增多等新变化,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的部署,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坚决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保持了我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预计今年地区生产总值可达1285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050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6400元和6500元。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的进展,高效生态农业和服务业快速发展,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启动实施“五大百亿”工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001年以来,累计建成高速公路1240公里,开工建设电力装机容量1970万千瓦;预计到2005年底,全省标准农田达到1300万亩,机场年吞吐能力达到1450万人次。制定实施《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大力实施“山海协作”、“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和“百亿帮扶致富”工程,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省属企业集团整体改制和优化重组工作有序开展,对外贸易取得长足发展,预计2005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070亿美元,其中出口77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五年累计达365亿美元,其中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45亿美元。文化大省建设扎实推进,教育、科技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都得到了加强。
尤为重要的是,省委作出的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决策部署,已成为全省上下的自觉行动,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良好氛围。这对于加快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全局和长远的推动作用。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经济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仍呈扩大趋势,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对这些问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并在“十一五”期间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建议》全面分析了“十一五”时期我省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今后一个时期,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我们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但也对我们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加速变动,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农村人口加速向城镇集聚,加快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的制约,人民币汇率变动和国际油价变化的影响加大,对我省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社会结构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体制改革整体推进,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对我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提高开放水平,增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战略全面实施,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趋势增强,特别是长三角区域合作与交流更加密切,对我省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区域竞争优势,拓展发展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之,“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我们一定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紧迫感,紧紧抓住并充分运用重要战略机遇期和良好发展条件,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努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
三、关于“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建议》明确提出,制定“十一五”规划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坚持依法治省,扎实推进改革开放和统筹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步伐。
需要着重说明的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这次《建议》最鲜明的特点。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八八战略”是科学发展观在浙江的生动实践和具体体现。制定和实施“十一五”规划,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不懈地深入实施“八八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