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5月24日讯 (记者 廖小清 县委报道组 黄剑萍) 最近,平阳县某单位负责人被县委免职了,因为他负责的单位的工作在省市县考核中排名靠后,工作没抓实,被上级抽查时发现不少问题。和这名负责人一样,平阳还有7名县管干部,因为连续两年在年度考核中居末位被免职,这在当地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用好一个干部能推动工作,反之则既影响单位工作又影响其他干部的积极性。”平阳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在现实中,少数不能为、不善为、不愿为、不敢为的干部,占据着领导岗位却无所作为,以致能者上不去,影响从政环境。
为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平阳出台了《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领导干部暂行办法》,向庸官懒政“开刀”,着力解决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问题。在操作中,平阳重点将庸官定为“不适宜担任现职”的领导干部,具体又分为不称职干部、不胜任干部、不适岗干部3种类型。对不称职干部予以免职、责令辞职或降职;对不胜任干部予以交流、改任非领导职务、降职、责令辞职或提前退休;对不适岗干部改任适合其特长的职务或同级交流。
仅去年以来,该县就有8名干部因难以胜任现岗位工作被免职;有17名干部因工作不胜任、不在状态被改任非领导职务或办理提前退休;有26名干部因实绩不突出、不适应岗位要求而被调整岗位;有80名干部因考绩排名靠后被组织提醒、函询和诫勉谈话。
不适宜担任现职的领导干部在被调整后,也并非“一棍子打死”。平阳组织部门不仅建立了调整后干部的谈心谈话和关心制度,还规定被调整的干部在新岗位成绩突出的话,按照相关规定可以重新任用或提拔使用,以保护和调动干部的积极性。
“我当时被调整岗位,确实是因为自身有一些问题。如今,在新岗位工作起来就得心应手多了。”平阳县一名干部说,他在担任某镇副镇长时,由于性格内向,加之听不懂方言,与群众沟通困难,很多工作没有做好;被调整到机关负责文字工作后,感觉自己的才华能够得到充分施展,做起事来也顺手多了。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