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桥第国医堂推出的养生下午茶套餐。(廖惠兰摄)
“我喜欢在小红书上分享扇面裱画作品,没想到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关注,他们在评论区留言‘想学’‘哪里能体验’,还带动不少人来非遗馆打卡。”近日,在宁波“95后”非遗传承人李喜珍的社交媒体账号上,大批年轻粉丝对她的非遗文创产品展开了热烈讨论。
传统的“骨木镶嵌”技艺打造成了时髦箱包;古老的秘色瓷八棱净水瓶变身为高端酒瓶;金银彩绣点缀时尚香包、丝巾,成为可随身携带的艺术品;非遗元素融入网红咖啡店的打卡装置……从传统到当下再到未来,非遗融入生活,有了新的打开方式,让年轻人的“朋友圈”越来越潮!
体验式传承,年轻人爱了
在宁波,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加入了非遗传承人队伍,他们正通过年轻人的视角和创意,结合新媒体传播方式,为非遗注入年轻力量,让非遗融入大众日常生活。
“原来的书画装裱作品风格偏传统、样式陈旧,我们通过图案、形式的创新,迎合了年轻人的审美和趣味。目前国潮风格的扇面很受欢迎,成为非遗馆里热度很高的体验项目。”鄞州区手工书画装裱技艺传承人李水木的女儿李喜珍说。
由金银彩绣点缀的时尚坤包和丝巾。(宁波金银彩绣艺术馆供图)
李喜珍是一名“95后”,从父亲手中接过传承接力棒后,走上了探索创新之路。最近,她推出了“锦灰堆扇面体验”活动,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收获了众多粉丝,并吸引了源源不断的年轻人前来打卡。这批体验者在社交平台晒出了自己的得意之作,继而引发裂变式传播,手工书画装裱技艺由此“出圈”。
让非遗与现代创意巧妙结合,与年轻消费者的生活方式贴合,古老的非遗文化也可以变得很新潮。
“在朋友圈刷到这款养生下午茶,感觉好诱人,就跟姐妹一起来打卡了。”“00后”小张告诉记者,自己点的是“神采奕奕”套餐。现煮的药膳茶饮,辅以中式甜品山楂糕、芝麻球和龟苓膏等小食,装在古色古香的木制托盘中,并配上了药膳原材料展示,莲桥第国医堂推出的养生下午茶套餐,是眼下宁波社交平台上热度很高的中式茶饮。
“国医堂可不止问诊这个项目,还能体验‘新中式’下午茶,这是我们继中医药研学游线路后,目前主推的体验性非遗项目,将茶疗与五音疗法相结合,让市民和游客来一次与众不同的养生体验。通过社交平台的推广引流,养生下午茶已成为我们的爆款产品。”该国医堂文化总监张明认为,非遗传承关键是要抓住年轻人的口味与审美,具有强烈反差感和仪式感的消费新场景是引发关注的流量密码,因此非遗产品需要具有独特的辨识度,才能争取年轻消费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可。
“触网”出圈,非遗产品火了
随着国综“天花板”《快乐再出发》的火爆,作为节目拍摄地的象山也火热出圈。“再就业男团”的同款非遗“鱼拓”技艺体验,成为不少来象山游玩的客人必选的打卡项目。
调整固定好鱼体、调配颜料、涂色、拓印、点睛……在位于象山西海岸营地的象山渔瓷馆,随着鱼拓传承人一套行云流水的动作,一条色彩斑斓的鱼儿顷刻间“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由传统“骨木镶嵌”技艺打造的时髦箱包。(陈明伟供图)
鱼拓是宁波市级非遗项目,这种将真鱼的形象用墨汁或颜料活灵活现地拓印到纸上的艺术,最早起源于宋代,灵感则来自中国古老的碑拓技艺。渔瓷馆馆长李晓峰告诉记者,自从鱼拓在热门综艺节目上亮相后,如今每天点名想要体验这项非遗技艺的市民和游客络绎不绝。“还是年轻人居多,他们的想法非常有创意,鱼拓作品花样百出。这种花式鱼拓体验,也是我们推广传统艺术的一种方式,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年轻人能把鱼拓作为一门技艺传承下去。”李晓峰说。
鱼拓的火爆,传递出这样的信息:想要让非遗融入年轻人的生活,不仅要在内容创作上创新,在传播方式上也要与时俱进,充分借助互联网平台及营销模式,让非遗成为“潮品”,使其在新时代重新焕发光彩。
玫瑰酒系列成为线上平台的爆款产品,柠檬姜茶、雪梨竹蔗马蹄水、小吊梨汤、桂花酸梅汤等系列茶饮产品持续热销……寿全斋是国内最早一批拥抱互联网电商的传统老字号,并结合现代大众康养理念和生活习惯,研发了传统膏方、药酒、芝麻丸、人参茶饮等30余种康养产品。
“小药工”中医药文化研学活动。(海曙文广旅体局供图)
“我们充分考虑了年轻人的喜好和需求,通过对传统膏方在口味、包装、颜值和营销等方面的改良与创新,推出了橘红百合膏、玉竹膏、山楂红曲膏等品牌产品,深受年轻人好评,这也是我们推动传统中医药走向日常生活的成功实践。”寿全斋相关负责人介绍。
依托中成药、中药材、中药饮片等产业优势,寿全斋以新国药号打造为契机,实现了中药文化展示馆、传承人工作室、研学讲堂、展销体验店等空间和功能的融合,去年获评浙江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
海曙非遗馆“医者仁心”特色专题厅。(海曙文广旅体局供图)
搭上电商“快车道”的还有黄古林草席。“这种白麻筋草席用上十几年都不会坏,它的特点就是密不透风、紧不进水……”通过我国第15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国货直播专场,宁波黄古林草席亮相央视。在央视主持人尼格买提和王宁的带货下,黄古林草席一天就卖出5万多单,销售额700多万元。
一张草席火爆的背后,有何独家秘笈? “赢得市场,我们靠的就是不断创新非遗产品,同时抓住互联网电商直播的发展机遇。”宁波黄古林工艺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毛国光说。
在由该公司投资打造的全国首个草编博物馆——黄古林草编博物馆,记者看到,馆内通过图文、实物展示了黄古林草编的前世今生,述说着千百年来中国草编史的辉煌。另一侧的展示厅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新产品,除了蔺草席子,还“跨界融合”开发出的草竹藤混编制品,如枕头、枕套、坐垫、香囊袋、拖鞋、扇子等。
据介绍,该公司如今已形成了集种植、制造、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线上线下营销并进,通过电商营销在网络上迅速打开了一片新天地,一跃成为国内蔺草席行业龙头企业,“黄古林”自主品牌凉席也远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泰国等海外市场。
“现在公司年产各类凉席270余万件,电商产品销量占比达70%,年销量稳居全国首位。对我们来说,目前更重要的是讲好黄古林的品牌故事,把传统老底子工艺发扬光大,让更多消费者亲身体验我们的草席编织工艺。”毛国光说。
“95后”非遗传承人李喜珍(左)正在进行创作。(陈科峰摄)
奏响“共富曲”,产业链活了
“凭手艺也能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之前想都不敢想。我们没有设备可作抵押,想要获得银行贷款并不容易。多亏了‘非遗贷’,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看到100万元贷款顺利到账,唐涂宋地公司负责人郭永尧松了一口气,他拉着农业银行宁波市分行客户经理的手激动地说。
60岁的郭永尧,是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木构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从事木作已有47个年头。郭永尧获得的这笔“非遗贷”,是宁波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宁波日报报业集团联合农行宁波市分行营业部文化创意支行等单位创新推出的金融产品,最高额度1000万元。
“通过‘非遗贷’的金融力量激发非遗产业活力,助力非遗企业、工坊、工作室等高质量发展,在推动非遗融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大战略的同时,我们将非遗保护传承发展与公共服务、城市发展深度融合,探索非遗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市文化馆馆长孔燕表示。
美丽的东钱湖畔,在去年刚刚开放的宁波非遗生活馆,市民游客可以欣赏大头和尚、木偶摔跤等精彩的非遗展演,跟着非遗传承人体验宁波汤团、灰雕、老虎鞋制作等技艺,还能打卡美术类非遗项目的成果展示……宁波非遗的打开方式如此丰富多彩,令观众感到新奇不已。
这是宁波首个进景区的非遗空间,也是非遗走向产业化发展的一次新尝试。除了非遗展示传播、非遗衍生品开发销售、非遗课程体验等功能,宁波非遗生活馆也是展示并宣传宁波本土非遗成果、普及非遗知识的新型文旅空间。
手工书画装裱技艺传承人李水木展示年轻人喜爱的潮玩装裱作品。(廖惠兰摄)
非遗与景点街区的融合,迸发新的活力。位于城隍庙旁的大健康综合体甬安里,是宁波市中医药特色街区首个落地的中医药业态商业体。随着该特色街区一期项目屠呦呦旧居陈列馆、宁波府城隍庙、海曙区非遗馆等新型文化空间的对外开放,市民和游客可随时邂逅融合中医药元素的“甬韵吉市”市集、“曙色杏林”名医讲堂,寿全斋、同仁堂、童涵春堂等老字号品牌,以及500余种“药行街”文创产品等,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
目前,海曙已成功创建浙江省唯一的中医药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区域非遗综合水平跃升至全市第一。中医药特色街区、大健康综合体甬安里等中医药文化地标落成,形成文产城融合格局;开发出中医药文创新品牌“药行街”等非遗文创产品系列50个,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中药材种植、非遗工坊等年产值达8亿元,形成融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养于一体的多主体、全产业链式的发展格局……海曙百年药行的基因、深厚的中医药传统和历史资源得到全面激活。
“以省级中医药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的成功创建为契机,全力提升中医药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能级,带动中医药的项目融合、科技融合、产业融合和市场融合,增产增收效果显著。”海曙区文广旅体局副局长俞岚介绍,接下来,该区将完善工作站、研究室、会客厅、博览馆、旅游地、商业体等多重功能,提升医农文旅的融合创新,不断实践和拓展非遗振兴乡村、助力共富的时代新动能。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