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潮声丨“雪龙”号上的“大餐”,把老外“馋哭了”

字体:
—2024—
12/06
08:39:03
2024-12-06 08:39:03 来源:

  南北两极,地球上最严寒、最神秘的区域,却也是科学研究的殿堂,吸引着人类不断挑战自我、探索未知。

  12月5日,正在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号和“雪龙2”号已抵达南极中山站外围陆缘冰,待破冰到达预定停船位置后,将开展卸货作业。

  “雪龙”号们一出发,就是半年多时间。除了研究极地的奥秘,你可能还会好奇,船员和科考队员吃什么?记者找到了“雪龙”号电气工程师、原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船舶与飞机管理处处长徐宁和多年担任“雪龙”号大厨的朱钜银,请他们揭秘。

  “雪龙”号在南极。图源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每次去极地,要带上10多吨食物

  “距离我第一次登船,已经30年了。”77岁的朱钜银,身着“雪龙”号出海时配发的中国红考察服,回到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回忆起30年来参与极地科考的点滴记忆,他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1994年10月,“雪龙”号首次南极科考,朱钜银就是船上的厨师长。在南极这片地球最寒冷的陆地上,物资供应受限,食材几乎全由“雪龙”号运去。“出发前,我们的食品储备都很充足,虽然伙食费不高,但种类很丰富,肉类、水产、蔬菜、主食等都准备了。”朱钜银说。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潮新闻 记者 沈超 摄

  讲究“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在吃这件事上从不含糊。“雪龙”号上有一个专门的冷库,储存食物。每次去极地,里面会存上10多吨食物,其中有40多个品种的菜。

  “雪龙”号一般有5位厨师,负责100多人的饮食。船上的菜谱里,有厨师精心配置的80多道菜,和在陆地上基本无异,但更重视营养均衡,讲搭配、多口味。比如早餐,有粥、馒头、煎饼等4种点心、两种酱菜,每人保障一个鸡蛋,有时也提供牛奶或豆奶。中餐、晚餐四菜一汤,其中四菜是两大荤一小荤一蔬菜。晚上11时后,还提供夜宵。

  为啥有夜宵?朱钜银说,这是因为船员每4小时就要轮一班,上班就要填饱肚子。再加上很多队员晕船,白天吃不下,夜宵反而特别受欢迎。

  作为我国第三代极地破冰船和科学考察船,“雪龙”号的厨房也很先进。

  “厨房电气化程度高。全是电磁灶,不用柴油,没有明火,既干净又安全。”朱钜银说,为了防风浪,炒菜锅固定在灶头,灶头边有扶手。风浪大时,厨师一般只烧半锅菜,不让菜晃出来。只有风平浪静时,他们才开油锅,不然热油飞溅容易伤人。

  前往极地,船员们与大风大浪的搏击是家常便饭。“去南极,必经南纬40度至60度间的西风带。”徐宁说,这里终年气旋不断,刮着10级以上大风是很正常的,经常会遇到12级以上的大风,浪高达7至8米,人称“魔鬼西风带”。

  巨浪径直扑向7层高的驾驶台,船舶剧烈摇晃几天几夜。别说科考队员,就连久经考验的船员们,也会吃不消。此时大多数人会晕船,吐得昏天黑地,胃口全无。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科普馆内的资料照片《雪龙勇闯西风带》。潮新闻 记者 沈超 摄

  船上流传关于晕船的谚语:船不动我动,船动我不动。也就是说,在风浪相对小的时间里,往往厨师才能正常做菜、队员才能正常用餐。

  朱钜银记得,穿越“魔鬼西风带”时,餐厅总是冷冷清清,有的人甚至一周都吃不下饭。虽说他们的身边都有八宝粥、饼干等,但作为厨师,总是希望他们出现在餐厅,“只有吃下营养丰富的热饭热菜,大家才有抵御风浪的精神和体力。”

  为此,朱钜银安排下面条、烤番薯、做地瓜粥,搭配清淡爽口的小菜,想方设法来勾起大家的食欲。他自制的“老虎菜”是队员口中的一绝——黄瓜和尖椒切丁,加香菜、撒葱花,调拌酱油,色艳香鲜脆辣,让晕船者胃口顿开。吃饭时,他还在一旁讲笑话,鼓励晕船的队员多吃一点。

  把蔬菜种到南极,老外“馋哭了”

  “雪龙”号和“雪龙2”号伙食标准是一样的,总体较为丰富,且每星期都有菜谱,可以做到主菜做法几天不重复。比如12月5日的菜谱——

  早餐:白煮蛋、红糖发糕、小笼包、粽子、手工油条、红豆粥、芋头、豆浆;

  中餐:红烧鸭块、尖椒目鱼仔、葱油南瓜、烂糊肉丝、酸辣拌海带、紫菜虾皮蛋汤、米饭;

  晚餐:糖醋排骨、干煎带鱼、虾米烩冬瓜、西芹肉丝、豆腐鱼汤、葱花卷、米饭。

  你会发现,队员们和我们平常吃的差不多,但菜单里的新鲜蔬菜有点少。

  我们都知道,肉类能保存很久,新鲜蔬菜就不同了。在“雪龙”号上,蔬菜会被分成两类,一类是保存期短的,比如青菜、菠菜、西蓝花、黄瓜、西红柿;第二类是能保存久一些的,比如洋葱、土豆、毛芋、大白菜、包心菜等。

  队员在“雪龙”号上用餐(资料图)。受访者供图

  朱钜银说,出港时携带的新鲜绿叶菜,一般只能维持半个月左右。因为耐储存,大白菜算得上是厨师们的“宝贝”,但到了航程的末期,原本一颗五六斤重的大白菜,能吃的部分,也只剩下五六两。再比如产自浙江永康的舜芋,因为个大皮薄、肉质粉糯、耐储存等特点,近年来也深受极地科考的青睐。

  由于极地考察时间长,蔬菜总归还是很紧缺。更何况存放久后,大部分营养流失,队员们吃的只是植物纤维,很没滋味。

  怎么办?聪明的中国厨师想了两种办法:锁鲜、种菜。

  锁鲜,在“雪龙”号上也叫“速冻菜”。简单地说,就是把绿叶菜先在水里焯一遍,然后放进冷库速冻。这样处理过的蔬菜,能保存一两个月。

  种菜,最常见的就是自制黄豆芽。通过浸种、催芽、冒芽一系列操作后,朱钜银把黄豆装入模具,盖上一层厚麻袋。为了保持适宜的温度,他得每隔2个小时就要浇一次水,半夜也不停,最终才能得到一茬又一茬“古法有机”黄豆芽。

  除了发豆芽,黄豆还有个特殊的作用:计时。朱钜银说,要是船上1100多斤黄豆见底了,那么也就快到家了。

  南极长城站的蔬菜大棚。受访者供图

  都说中国人有“种菜基因”,这些年,我国的科考队员还发挥聪明才智,探索在南极种菜。

  在南极长城站做过站长的徐宁说,如今身处长城站的科考队员们,每天都能吃到新鲜蔬菜,因为那里有一个36平方米的温室。

  在无土栽培技术的基础上,这里采用垂直种植的方式,最大程度地利用空间。再加上由中控系统控制的灯光、湿度、通风以及营养液的注入,里面的蔬菜不仅长势喜人,而且品种还很多,有辣椒、西红柿、小黄瓜、茄子等,保质保量,定时采摘。

  在南极这样的苦寒之地,看到一抹绿色着实难能可贵,这可把老外“馋哭了”。

  长城站的智能化“植物工厂”,不仅为我国科考队员提供了充足的营养,也吸引了附近智利站、俄罗斯站、乌拉圭站、韩国站等的科学家们。他们的科考站里可没有这样郁郁葱葱的“植物工厂”。他们过来串门观赏绿色植物,又能尝尝鲜,甚至能带点珍贵的蔬菜回去。

  保障条件进阶背后,是科考事业的发展

  自南极被发现以来,这片广袤而神秘的白色世界一直吸引着人类去探索。

  1984年,我国首支南极考察队成功踏上南极大陆,自此开启了对地球两极的探索。40年来,我国在南极陆续建成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秦岭站,在北极建成黄河站、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一系列科学考察渐次展开。中国极地考察支撑体系逐渐完善,从无到有、由弱变强。

  而如果说几十年前,极地科考食品是控制着供应,那么现在的船员和科考队员们,已经有条件享用更丰富的美食。

  2022年3月22日,时任“雪龙”号船长徐宁收到了船上厨师自制的生日蛋糕。受访者供图

  徐宁告诉记者,现在除了每日四餐,船上的饮品、点心可以实现自助取用。有人生日的时候,厨师还会准备一个生日蛋糕,煮上一碗长寿面。春节时的年夜饭,饺子、汤圆不限量供应……“今年是中国开展极地科考40周年。从吃饱到吃好,极地科考生活的变化,也反映了国力的日渐强盛。”

  随着中国极地考察经验的丰富,越来越多的外国科学家也加入到中国的极地考察中来。为此,新一代的厨师们还会制作西餐,牛排、意面、披萨不在话下。

  除了吃,通讯也是反映“雪龙”号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龚洪清是中国极地研究中心通信网络工程师,他清楚地记得,“雪龙”号的通讯发展经历了四代——

  1994年到1998年,“雪龙”号与外界通讯主要依靠短波电台,它的特点是单边通话,也就是说,只能一头说完话,另一头才能接着说,而且信号很差,受云层影响,可联系的时间很少。

  1998年到2000年,卫星电话资费下降后,打电话成为队员们通讯的主流。

  2000年到2010年,电子邮件开始流行起来。

  2010年后,随着卫星链路带宽扩容,船员和科考队员可以使用社交软件,与国内实现信息联通。

  “如今,‘雪龙’号的船员和科考队员们,已经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实时与国内的家人们取得联系,再也不用排队通话和国内报平安。”龚洪清自豪地说。

  “雪龙”号在南极圈航行。图源:徐宁主编的《冰与海的征程:“雪龙”号极地考察三十年》

  每次极地考察,“雪龙”号上都会汇聚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带着南腔北调,身份多样,但怀揣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完成极地考察的神圣使命。

  这些年,随着“雪龙”号的持续改造、更新,船上图书馆、乒乓球室、篮球场、健身房、游泳池等也一应俱全。

  在漫长而孤独的极地之旅中,如何更好保障队员们的生活,克服困难投入工作,一直是我国极地考察主管部门的目标,也是科考事业发展的重要部分。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潮声责任编辑:江小来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南北两极,地球上最严寒、最神秘的区域,却也是科学研究的殿堂,吸引着人类不断挑战自我、探索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