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残志坚的“鸡汤哥”陈洪武,在事业趋于稳定后,不忘将曾收获的温暖传递下去,坚持帮助有需要的残疾人群体。8月14日,他驾驶着三轮车,为大源镇越陈村的褚建彭送去金乌猪猪仔,并指导养殖技术。
清晨,陈洪武便早早出发。接上猪仔装车后,他一路骑行,沿着山路盘旋而上,穿过隧道,驶过泥泞的田间小路,最终抵达褚建彭家,亲手送上猪仔,并详细指导养殖方法。
缙云县洪武家庭农场负责人陈洪武说:“这是我们浙江省最好吃的土猪,我觉得这能给他带来增加收入的机会。”
残疾老人褚建彭说:“我现在这么困难,他特意送了一头猪来帮我。我还有好几亩田和地,种的南瓜都用来喂猪。这其实就是在照顾我了,我没有双手,想做点事实在不容易。”
这两只猪仔,来自陈洪武参加浙江省乡村产业振兴“头雁”项目时的一位同学。同学被他的创业精神感动,捐赠了猪仔。陈洪武本着一贯助人的心意,将其中一头转赠给了生活困难的褚建彭老人。
陈洪武说:“这头金乌猪能卖六七千块钱,它是农科院花了13年时间培育的浙江本土土猪,还在2024年被评为浙江最好吃的土猪。”
陈洪武是缙云县东渡镇梨仓村人,因双股骨头坏死致残。得益于政府与社会帮扶,他成功创办了原生态土鸡养殖场。今年,他又拓展了金乌猪养殖产业。事业步入正轨后,虽腿脚不便,陈洪武始终竭尽所能,将爱心持续传递。
陈洪武表示:“我也想联络更多残疾朋友一起养猪,我觉得这是一个助力共同富裕的好项目。这些年,我受到过社会各界好心人的帮助,而我自己也是从流浪的困境中走过来的,所以深深体会到我们这类弱势群体的不易,内心也因此生出了传递爱心的责任。”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