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潮水涌上路面(摄影/于诗奇 张孙超 倪雁强 )
浙江在线杭州9月18日讯(浙江在线 记者/刘永拓 编辑/沈正玺)“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今天是一年中钱塘江潮水最为壮观的一天,其声势如万马奔腾,引数十万游人观看。从空中俯瞰,江潮与人潮各自涌动。
在海宁盐官,7位两院院士及国外水利专家也在今天欣赏到了著名的“一字潮”,并见证世界首个涌潮观测站落户钱塘江。这座观测站将24小时监测钱塘江潮水,为研究涌潮、保护钱塘江大潮景观提供大数据。
江潮、人潮各自汹涌(摄影/于诗奇 张孙超 倪雁强)
钱塘江涌潮观测站启用 为保护大潮景观提供大数据
今天上午,2016年涌潮国际研讨会在嘉兴海宁市盐官镇开幕。会议间歇,40余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涌潮及其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观赏“一字潮”,还见证了钱塘江涌潮观测站正式运行。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水利工程与环境流体力学系教授Hubert CHANSON表示,这是世界上第一座涌潮观测站,填补了强涌潮河口涌潮自动观测的空白,将推动国际涌潮研究。
那么,这个观测有何作用?专家的解释有点生涩,但如果说它关系到我们的后辈子孙能否继续欣赏气势磅礴的钱塘江大潮,你或许就能立刻明白它的重要性。
古时,中国有三大潮,分别是广陵涛、青州潮和钱塘潮,而现在只剩下了钱塘潮。理论上说,钱塘江大潮是存在消失的可能性的;即使不会消失,就算潮水减小也会让大潮景观大打折扣。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科技与信息化处处长邢云表示,钱江潮是世界罕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一旦消失就无法恢复,所以必须保护起来。
观测站“问潮塔”
钱塘江涌潮观测站包含10个站点,这些站点将全天候收集涌潮高度、形态、行进速度、潮位过程、压力、流速、含沙量、河床冲淤过程等实时数据。而这些数据,都将用于研究人为控制潮涌,使钱塘江大潮这一人间奇观世代永存。
其实,往小了说,观测站将为钱塘江涌潮自然景观资源保护、涌潮防灾减灾和河口综合治理规划提供大数据;往大了说,它将为人类通过涌潮研究而探索其奥秘并且驾驭其生成与发展,更好地为钱塘江涌潮保护及两岸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服务,为区域旅游和经济开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潮水涌上路面(摄影/于诗奇 张孙超 倪雁强)
大潮景观如何永存?专家建议钱江潮与海塘“申遗”
钱江潮生成于约2500年前,每年农历八月十八的钱塘江大潮汹涌磅礴、蔚为壮观。谈到如何保护它,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浙江省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副主任黄斌说,除了进行科学研究、人为干预,全社会的保护意识非常重要。他认为,要提高民众保护意识,申请世界遗产不失为一条可行道路。
其实,申遗一事早有人提出。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和人文遗产,2014年时,杭州市政协文史委员会建议,可以将钱塘江海塘作为“世界文化景观”来申遗。此后,社会各界对于申遗一事多有论述。在黄斌看来,应该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结合起来,申请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即“双遗产”。
他说,钱塘江古海塘与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中国三大古代建筑工程,最能代表浙江地域文化精神和人文创造特征,其价值不言而喻。而钱塘江潮是世界三大涌潮之一,除了奇特的自然景观,其人文价值也很罕见。“一加一肯定大于二。”黄斌说,目前申遗在国内乃至世界范围都存在很大竞争,必须提高景观“含金量”。
不过,黄斌说,钱江潮和钱塘江海塘申请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不必操之过急,“由于涉及的地区比较多,应该先建立省级的协调机构统一行动,先摸清情况,再提炼价值,最后形成共识”。
记者了解到,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名额有限,中国每年最多申报2个,因此国内有数十个景观在国家文物局的世遗申报预备名录中“排队”,而钱江潮和钱塘江海塘目前还未列入这个预备名录。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