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正文

做实跟踪回访 激励“跌倒干部”重拾干劲

字体:
— 2023—
06/13
12:52:28
2023-06-13 12:52:28 来源: 浙江在线 通讯员 颜新文 张俏

  “这次回访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同时也感受到组织对我的良苦用心。”不久前,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一位80后年轻干部胡某某因违反工作纪律受到处分,情绪一度低落。鄞州区纪委监委了解情况后,及时开展跟踪回访,帮助其卸下包袱,全身心投入工作。在组织的关怀下,胡某某重燃干事创业热情,他所负责的一项工作成为全市先进典型。

  这是浙江省纪检监察机关做实跟踪回访,激励“跌倒干部”重振信心、重拾干劲的一个缩影。

  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把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提升到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政治高度。浙江省纪委十五届二次全会强调,要突出严管厚爱、强化勤廉导向,推动受处分干部尽快实现从“有错”向“有为”转变。省纪委监委把跟踪回访作为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有力举措、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关键一招,组织开展“暖心回访 激励有为”专项活动,对2021年以来受到纪检监察机关第一、第二种形态处理的党员干部集中开展回访,彰显组织关心关爱。

  “本次专项活动重点回访受到诫勉处理、党纪政务轻处分的人员,特别是受到处分处理后仍在重要岗位任职的人员、因失职失责受到处分处理的人员、受到处分处理的年轻党员干部。”浙江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跟踪回访实行分级分工负责,按照“谁处分谁回访”原则,由作出处分处理的纪检监察机关负责实施或为主统筹实施。省纪委监委成立专项活动工作专班,案件审理、监督检查和相关部门分工协作、共同推进。

  在精准确定回访对象、强化责任分工的基础上,浙江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一人一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量身定制个性化回访方案,把帮助唤回初心使命、重燃干事创业热情作为重中之重,采取新形式、新方法开展跟踪回访,达到教育与激励的双重效果。杭州市纪委监委充分做好访前准备,逐个了解回访对象,综合评判其违纪性质、处分类型、思想动态、工作情况等,定制回访方案,对症下药、靶向纠治。宁波市海曙区纪委监委建立“三阶式回访”工作办法,针对轻处分、重处分、典型关联案件中所受处分人员,分别实行“标准访”“重点访”“延伸访”,因人施策、精准施治,帮助受处分人员卸下思想包袱,重整旗鼓再出发。

  省市县三级纪检监察机关上下联动的同时,浙江注重发挥部门协同作用,持续释放严管厚爱的叠加效应。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强与同级组织人事部门的联系、加强与受处分处理党员干部所在党委(党组)的沟通,进一步提升跟踪回访实效。杭州市临平区纪委监委建立“三招式一联合”回访教育工作法,联合区委组织部,通过“个性式问诊+清单式回访+暖心式帮扶+联合考察”四步走,对受处分处理干部开展回访。海盐县纪委监委联合县委组织部出台《受处理处分干部跟踪回访教育和重新使用实施办法》,开展2023年“惠风回访”行动,由领导班子带队联合组织部门、党委(党组)分级分层开展回访。

  跟踪回访,要坚决防止“一访了之”走过场。浙江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总结梳理回访工作情况,加强对跟踪回访工作的全周期管理,实事求是评价受处分处理党员干部的表现,及时向相关党委(党组)、组织人事部门反馈,将跟踪回访结果作为恢复党员权利、考核评价、任用晋升的参考依据,更好激发受处分处理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树重整行装再出发的正面导向。衢州市衢江区纪委监委建立回访档案,详细记录受处分人思想态度、工作表现与意见建议,一人一册归结存档。在对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的某镇党委委员张某某进行回访后,该区纪委监委将其受处分后干事激情不减、实绩突出等情况如实记录作为参与奖励评比、进一步使用的重要参考,并向镇党委、组织部门反馈,后张某某因工作表现优秀被提拔重用。松阳县纪委监委联合县委组织部对受到党内警告处分的某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孟某开展回访时,了解到孟某受处分期间推进衢丽铁路建设时主动作为、务实担当,建议其所在单位向组织推荐提拔使用,后孟某被提拔为某街道人大工委主任。

  立足“当下访”,着眼“长久治”,浙江不断巩固健全“回访、教育、重塑”的长效机制,在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制度成果上不断下功夫。省纪委先后出台《关于开展对受党纪政务处分人员回访教育工作的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受处分人员回访教育工作的意见》,大力推进跟踪回访工作。据统计,3年来,浙江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回访受处分人员15461人,231名受处分后的干部被提拔或重用。

  “跟踪回访承接于‘惩’,立足于‘治’,关键在‘防’。下一步,省纪委监委将通过组织开展调研督导、开发受处分处理人员跟踪回访信息库、评选跟踪回访优秀案例等方式,在全省营造‘暖心回访 激励有为’浓厚氛围,推动回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浙江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本文为形象展示内容。

标签: 干部 责任编辑: 庞舒青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