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正文

共建共富 谱写结对新篇章

字体:
—2023—
11/22
10:34:34
2023-11-22 10:34:34 来源:浙江在线 通讯员 马敏 陈佳璐

  “大伯大娘,天气转冷,小心着凉,给您送床被子。”11月14日,浙江省三建建设集团工会再一次来到结对村——淳安县华坪村走访共建,为村里老人送上关怀和温暖,令他们在寒冷的冬日来临之前感受到浓浓的温情。

  携手十八年 情谊深

  淳安县王阜乡华坪村地处山区,山多地少,耕地面积仅60余亩,山林面积15732亩,村民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种植山核桃、茶叶、山茶油等传统经济作物和在外务工为主。 18年前,作为国有企业浙建集团所属浙江三建走进了千岛湖畔,与华坪村签下“双千结对”联建协议。

  18年来,浙江三建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助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先后开展了改建旧祠堂共建“长城文明楼”、拓山路绿化村道、修水管引山水清泉、清河道共治污水垃圾等一系列活动,助推华坪村经济文化建设和村容村貌改善。

  棉被进大山  暖人心

  在修建一新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老年食堂),老人们笑眯眯的接过红红的大棉被。该老年食堂的前身是华坪村小学,已废弃多年,村里的孩子都去中心学校上学。院子里有株高而挺拔的银杏树,在纯净的秋日蓝天下,叶子美的透亮。

  88岁的王东姣双手颤抖的接过这份温暖的礼物,“谢谢你们还想着我们,感谢你们的关心......”她是村里的孤寡老人之一,日常生活全靠村民帮助。在慰问过程中,三建工会负责人还对独居老人的生活现状、存在困难进行了了解。

  华坪行政村有华坪村和童川村二个自然村,常住人口528人,60岁以上老人263人,85岁以上老人16人。“村里独居老人比较多,自己烧饭不方便,也存在用火安全隐患,老年食堂不仅解决了老人吃饭问题,如发现有人没来吃饭,可及时去家里看看有什么情况。”村支书王奖常介绍。

  “我们每年都会资助村里改善公共设施,还帮忙销售农产品,促进村民增收,年年如此。”据浙江三建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赵峰介绍,本次开展走访活动不仅要给老人送上温暖,更是为了了解村民需求,解决实际困难。

  此次活动除了冬送温暖活动,还先后走访了共建“文明楼”、老年食堂、便民山路、农产品加工合作社。

  修建上山路 促共富

  秋意深深,风拂田野。醇厚柔润的秋阳下,农居、河流、树林、村道上的小狗、晒太阳的老人,一切闪闪发光,宁静而温暖。

  在村头的插洞坑林道附近有块“文明共建便民之道”的石碑,如今这条林道已是一条修建一新、明亮宽敞的水泥路。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朴素话语,既是对修路致富实践的认可,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条村民山上采摘山核桃的必经之路,总长一公里,2020年由浙江三建出资建造。当时这条路只是一条坑坑洼洼、坡度陡峭的小土路,晴天尘土满鞋,雨天道路泥泞。“白露到,竹竿摇”,每逢山核桃采摘季,车子上不去,村民只能靠肩挑背扛将山核桃运下山,如遇洪涝大雨每年还要出一两万元维护修缮,三建得知这一情况后,为解决村民“急难愁办”的问题,出资帮扶、拓宽硬化这条村里的“致富路”。原来采收山核桃,老百姓需要3天时间运下山,如今缩减到1天,大大提高了效率,更是减少了每年的维修资金,打通了农产品运输的“最后一公里”。

  层林尽染叶正红,漫山遍野的山核桃树已采摘完成,白色的果实收集网也已收起,“感谢三建帮我们解决了长期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王奖常代表村民说。

  当天,在路的一侧,双方共同栽种了一株银杏树,传递和表达了浙江三建和华坪村的深厚情谊。赵峰放下铁锹说,“明年我们准备对老年食堂门口操场改造提升,硬化路面并增设一些运动设施,给老人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运动广场。同时继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帮助村民增收致富。除了常态化制度化共建交流,更希望通过结对共建能提高村民创富带富能力,真正为村子发展注入了蓬勃活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结对;共建责任编辑:庞舒青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11月14日,浙江省三建建设集团工会再一次来到结对村——淳安县华坪村走访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