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市上城区采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张腊的名字总被居民们挂在嘴边。扎根基层二十载,她以“居民健康守门人”的初心,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延伸至千家万户。从日常健康管理到危急重症预警,从跨区上门服务到精准分级诊疗,她用专业与温度,生动诠释着家庭医生的责任担当。
防微杜渐守健康,筑牢疾病预警防线
家庭医生的职责不仅是治病,更在于“见微知著”。签约居民毕阿姨在一次体检中体重骤降5公斤,虽常规检查未见异常,张腊却敏锐捕捉到潜在风险。她持续通过微信提醒、健康随访等方式追踪患者健康状况,多次建议患者至上级医院深入排查,但毕阿姨以“吃得好睡得香”为由拒绝就医。
今年1月,当毕阿姨再次就诊时,张腊发现患者甲胎蛋白(AFP)值异常升高后,果断启动医联体转诊机制,协助患者确诊早期肝癌并实施干预。“张医生比家人更关注我的健康指标!”术后康复的毕阿姨为张腊送来锦旗表示感谢。在张腊看来,家庭医生的核心价值在于从细微处捕捉健康隐患,为居民筑起疾病防控的第一道屏障。
“签约服务没有地理界限”是张腊的服务准则。搬迁至南星桥街道的签约居民张大爷因术后行动不便面临拆线难题。面对跨区服务需求,张腊利用午休时间自费打车上门处置,不仅细致处理伤口,还手把手指导家属护理技巧,从翻身频率到床垫选择一一叮嘱。面对家属的红包感谢,她婉拒道:“签下协议的那一刻,我就是你的健康责任人,无论远近都一样。”
精准转诊机制,构建闭环服务体系
面对复杂病情,张腊建立起“研判-转诊-追踪”的全流程管理模式。当签约患者赵女士的母亲突发意识混乱时,她立即启动医联体绿色通道,精准对接市级医院老年病科专家团队。从病情研判、检查报告解读到住院手续办理,张腊全程参与协调,确保患者获得针对性治疗。
“转诊不是终点,而是健康管理的新起点。”基于对各级医疗机构专科特长的深入了解,她为每位患者定制转诊方案,既避免了医疗资源浪费,更让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这种“家庭医生主导、多级医疗协同”的服务模式,真正实现了“小病在社区、大病不延误”的分级诊疗目标。
二十年风雨兼程,从初心的坚守,到真心的付出,张腊用“防未病”的敏锐、“跨区域”的担当、“精准治”的智慧,织就了一张覆盖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守护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