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绿水青山,我是行动派!”8月13日,宁波江北区前江街道兰庭社区青少年暑期社会实践结业仪式上,17位孩子手持自制的五彩风车,叶片上写满稚嫩而坚定的环保宣言。在获得清洁家园志愿服务表彰的同时,这场特别的结业礼,也成为社区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融入日常的生动写照。
充电棚安好了,“两山”有了落脚点
据了解,去年年初,孩子们打扫架空层时,还是电动自行车乱停放、充电隐患突出的“重灾区”。“车塞得满满当当,走路都难,下雨天还有人冒险推回家充电,真让人揪心。”居民陈阿姨回忆道。这个困扰居民的难题,成了社区践行“两山”理念、提升宜居环境的突破口。社区没有简单“一刀切”,而是依托“居民会客厅”平台,召集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和居民代表共商良策。“居民提需求,我们想办法整合资源落地。”网格员介绍。最终,借助宁波市人大民生实事项目支持,20组配备监控和灭火器的崭新“充电驿站”在小区落地生根。“现在车有地方停、安全充,楼道清爽了,环境整洁美观了,这不就是咱们身边的‘金山银山’嘛!”看着整洁有序的车棚,党支部书记葛志欣满意地说。此外,社区还盘活了废弃角落,打造了“企鹅爸爸邻里共同家”等共享空间。
播撒“两山”种子,共筑绿色行动链
让理念扎根,需要行动引领。社区发动不同群体,共同播撒“两山”理念的种子,耕耘绿色家园的责任。
7月下旬,社区党员率先垂范。在“绿水青山映初心,党员先锋践使命”活动中,他们不仅向居民讲解生态理念,还动手制作生态瓶鱼缸,这些微景观被放置在公共空间,成为无声的环保课堂,为孩子们树立了榜样。这份“绿色初心”很快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在网格员带领下,小志愿者们积极参与暑期实践,捡垃圾、清死角,亲手扮靓家园。“捡垃圾时才懂,随手一扔害处大。”小志愿者金佳颖认真地说。结业仪式上,孩子们将守护青山的郑重诺言写在亲手制作的风车叶片上。“风车上的话是我的承诺,我要做到!”小朋友姜骏轩高举风车,声音响亮。从党员示范到青少年接力,“两山”理念在行动中代代相传。
书香传递“两山”理念,驿站激活共享资源
如何让绿色实践长久延续?社区积极推广资源循环共享模式。
今年年初建成的社区“图书漂流驿站”,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我们希望通过场景化设计,让经典'活'起来,让知识流动传递绿色共享理念。”兰庭社区党支部书记葛志欣介绍。驿站图书来源丰富:“一部分来自江北区慈善总会共建项目,他们协调捐赠了800册新书,总价值3万元;另一部分来自居民热心捐赠。”驿站图书涵盖儿童绘本到经典文学,满足全龄阅读需求。“家里的书放着落灰,送到驿站能让更多人受益,自己也能读到新书,多好的事!”首批捐书居民马女士高兴地说。这为"两山"理念增添了浓厚的书香底蕴。
从解决一个充电难题,到党员宣讲、孩子实践,再到漂流书香的共享,兰庭社区正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变成居民身边可感可触的生活。
看着孩子们手中转动的风车,葛志欣书记充满期待:"风车上的宣言,就是绿色的种子。大家齐参与,家园就能越来越美,越来越有生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