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正值全国第48个“质量月”,作为长三角南北交通大动脉的浙江交通集团乍嘉苏改扩建项目,通过标准管控、技能竞赛、数字赋能等一系列举措,全面推动质量管理提升,实现工程建设质量与速度协同并进。
标准先行,树立标杆。项目指挥部以“首件工程认可制”为核心,强化全过程精细化管控,从源头防范质量通病。目前,已完成水泥搅拌桩、钻孔灌注桩等3类工程的首件总结,并制定标准化作业指南,明确了钢筋保护层控制、模板安装等12项关键工序的验收标准。针对盖梁浇筑等新增工序,组织技术骨干开展专题部署,优化施工方案5项,通过“样板引路、全员培训”机制,推动各工序验收合格率提升至98%以上。截至目前,项目已完成首件工程验收7项,组织现场观摩2次,为全线施工品质树立了统一标尺。
竞赛驱动,全员参与。500余名建设者积极参与“比学赶超”系列活动。指挥部设立质量管控、数字化管理等多类竞赛赛道,通过测量技能比武、试验检测实操等方式,评选出6名“质量标兵”。联合监理单位开展“质量义诊”,组织3轮全覆盖检查,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并实行销号管理,累计整改原材料检测及工艺规范类问题23项。同步推出“质量微课堂”,邀请行业专家开展培训4场,实现人员全覆盖,成效显著。
数字赋能,智能管控。面对浙北软土地基施工难题,项目全面升级“1+3+5”软基智控平台,借助物联网设备实时采集水泥搅拌桩施工数据。在SG03标段场站,该平台实现了隐蔽工程全过程可视化,数据采集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90%,成功预警2起沉降异常。此外,在吊装作业中推广智能安全监测系统,对钢筋笼吊点开展精准验算,结合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实现质量风险的早期预警与动态控制。
“我们将以‘质量月’为契机,推动有效经验转化为长效机制,全力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项目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张伟表示,指挥部将继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同时创新机制、务实推进,为项目高质量建设汇聚强大动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