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 正文

“City”为何变成了形容词?从网络热梗get情感共鸣

字体:
—2024—
07/07
12:18:11
2024-07-07 12:18:11 来源:浙江在线 见习记者 汪雨晨

  浙江在线7月7日讯(见习记者 汪雨晨)“City不City啊?”“好City啊~”近日,在短视频平台上总能看到这样的对话内容。这是外国博主“保保熊”与自己妹妹在中国各地旅游时的对话。由于语调魔性洗脑,一时间“City不City啊”成为了网络爆梗,引得众多网友,甚至各地文旅部门模仿、融梗。“City不City啊”为什么会成为网络热梗?为什么“China Travel(中国旅行)”会成为潮流?被“梗”住的表达又表达了些什么?

  解构“City不City啊”

  背后是中外文化的交流

  在上海时,保保熊与妹妹的对话是,“城市怎么样呢?”“好City啊~”。在爬长城时,保保熊与妹妹的对话是,“长城City不City啊?”“不City啊~”

保保熊视频截图

  “City”在这里是什么意思?“City”和“不City”如何界定?

  在大家的共同演绎下,“City”逐渐从名词变成了形容词,成了城市化、洋气、新颖,甚至是“刺激”的代名词。“City是指让人感到非常刺激、活泼的一种感觉,而不City是指在城市中通常不会发生的事。”保保熊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他还强调,如果自己创造出“什么是City的”,那么这也是很City的行为。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用“City不City啊”拍视频,似乎中国人开始成为这个梗当中的主角。其实不然,“City不City啊”作为一个由外国人创造出的热梗,外国人是其真正的主角,而中国人对其进行模仿,更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主人对远道而来的客人的欢迎。

  记者也观察到,随着这个梗的广泛传播,每个人对“City”“不City”都有自己的解释,也都表达了自己的情感。由此延伸开去,有的外国游客调侃道,因为众多美食,钱包“太不安全了”。诙谐幽默的背后,是文化价值的认同。

  在中国网友的镜头中,中国“City”各有特色。北京的City是高楼和四合院并存的时代穿越感City;上海的City是氤氲着咖啡香的都市City;长沙的City是夜生活丰富的火辣City……当然,“不City”的地方也不少。波光如缎的西湖、绿意正浓的茶园,“不City”的杭州有种远离城市喧嚣的自然感。面朝洱海,背靠苍山,“不City”的大理又是多少人的诗与远方。

  外国人在用一种诙谐幽默的方式展现其真正体验着的中国生活,中国人用轻松活泼、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向外国人展示中国文化,这背后也是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通。

  解构“China Travel”

  背后是不断扩大的中国免签“朋友圈”

  “City不City啊?”梗爆火并非个例,记者发现,最近中国社交平台出现了一大批外国游客,他们化身“特种兵”,穿梭在中国的大街小巷游览观光,有的网友出门打个网约车拼车都能拼到外国游客,“China Travel”成为潮流。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外国人来华数量同比增长3倍多;免签入境外国人198.8万人次,同比上升266.1%。这得益于中国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和各种针对外国游客的便利措施。

  目前,中国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国家已扩展至54国。其中,长沙、哈尔滨、桂林等3个城市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北京、天津、石家庄、秦皇岛、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广州、深圳、揭阳、沈阳、大连、青岛、重庆、成都、西安、厦门、武汉、昆明等20个城市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来中国更方便了,那在中国游玩时,如何进行支付呢?记者了解到,今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指南》,介绍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5种支付服务的获取方式和使用流程。目前,外籍旅客下载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工具,支持绑定国际银行卡,还有30多个电子钱包可在境内使用。

《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指南》截图

  此外,公安部、商务部、国家移民管理局三部门联合表态,旅馆业不得以无涉外资质为由拒绝接待境外人员,并提出将协调网络运营平台开设酒店英语等系列课程,免费为经营者提供登记入住、预订客房等酒店英语培训。

  解构网络热梗

  背后是情感输出的共鸣度

  目前,“City不City啊”在各个平台的阅读量和播放量都已破亿。“City不City啊”到底有何魔力引得这么多人模仿?

  “我的学生这几天也在说这个梗。”浙大城市学院心理中心专职教师符国帅也感受到了“City不City啊”的爆火。“以一种轻松诙谐的方式表达对事物的评价,可能更会引起网友的共鸣。”符国帅认为,在节奏比较快的现代生活中,人们渴望通过一种独特的方式表达自我,而“City不City啊”的奇特正好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这也是一个文化交流梗。”符国帅表示,“City不City啊”是中外文化交流而形成的一个梗,网友们在娱乐自己的同时也加深了自己对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沟通。

  网络热梗不只有“City不City啊”这一个,也不会只有这一个。从“精神状态良好”,到“哈哈,你算是踢到棉花啦”,再到“City不City啊”,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新的网络热梗出现。

  在符国帅看来,网络热梗的迅速更新迭代主要是因为互联网的快速传播和高覆盖率以及网友的模仿和创造能力。

“当某个事件或话题引起大家广泛关注时,网友就可能围绕这些内容进行一些创作讨论,从而催生出一些新梗。”同时,高效的网络传播为新梗的流行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网友强大的创造力和模仿力,让他们可以根据已有的内容创造出新梗并不断迭代创新。

  还需要注意的是,网络世界如此精彩丰富的背后,是人们情感价值的体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愿意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情绪。

  “这主要是因为,网络提供了一个相对有距离的安全环境,使得人们可以更加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符国帅解释,现在社会节奏快、压力大,人们会急切地想要去寻找一个情绪的宣泄口,而网络的便捷性和匿名性,让网络成为人们的首选方式。不是面对面交流,而是隔着手机屏幕,也让人们在表达情感时更加放松自在。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网络热梗;共鸣;文旅责任编辑:廖君琳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City不City啊?”“好City啊~”近日,在短视频平台上总能看到这样的对话内容。为什么“China Travel(中国旅行)”会成为潮流?被“梗”住的表达又表达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