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我的乡村我的家 | 从“治村之计”到“治国之策” 后陈经验绘出基层治理生动画卷

字体:
—2023—
06/21
19:05:56
2023-06-21 19:05:56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李心怡

  编者按:自2003年开始,浙江全面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0年来,浙江的绿水青山间,乡村经历蝶变千万,承载乡愁万千。这是我们的乡村,亦是美好的家园。在浙江“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之际,浙江在线推出特别策划《我的乡村我的家》,以循迹溯源的方式,走进乡村蹲点调研,感受蜕变的喜悦,体会乡愁的温柔,记录焕发的新生。

  浙江在线6月21日讯(记者 李心怡)白墙绿瓦,绿树成荫,村口的池塘微波粼粼,水边的垂柳翩跹舞动。干净整洁的道路、大气雅致的休闲广场、凉亭、拱桥……走进金华市武义县白洋街道后陈村,一幅美丽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原来的沙石路让外面的人不想进来、里面的人也难出去,现在改成了沥青路,更加舒适宽敞了,村里一系列的管理监督措施也都随之跟上,让大家出行更加舒心。”谈起家乡的变化,90后返乡创业青年陈卓罗不由点赞。

后陈村 浙江在线记者李心怡 摄

后陈村 浙江在线记者李心怡 摄

  时光回溯,2004年6月18日,中国第一个村务监督委员会在这里诞生。2005年6月17日,在后陈村村务监督委员会成立一周年之际,习近平同志来到后陈村调研。他鼓劲说,希望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这一做法,为全省提供有益的经验。

  言犹在耳,振聋发聩。19年来,“村务在阳光下运行”在此写下生动一章。20年来,浙江深入推进“千万工程”,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在探寻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后陈经验”不断深化发展完善,从一项“治村之计”上升为“治国之策”。那么,当年这一创举何以被挖掘并推广?如今又该如何跑出发展新速度?

  土地征用款怎么分 乱中求变局

  走进后陈村的“后陈经验”展示馆,一张张历史照片掀开回忆。或许很多人会惊讶于“后陈经验”竟是源于一场村里的财务纠纷,是撞上南墙的不得不为。

  上世纪90年代末,后陈村和浙江不少村庄一样,经历着城镇化进程中的阵痛。随着工业园区的开发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村里的1200余亩土地被征用,土地征用款达1900余万元。那么这些钱到底该怎么花、如何分?面对突如其来的“巨款”,“发了财”的后陈村不但没有愉悦的氛围,反而麻烦事不断、干群矛盾突出。

  回想那时的场景,当时的村党支部委员徐岳祥依旧心有余悸。“大家都很关注这笔钱怎么分,可是没有一个合理的解答。于是有村民多次上访,900多人的村庄,红手印按了500多个;2001年,部分村民为发泄不满,掀翻了乡镇府前来调解的车;2002年和2003年,连续两任村支书因经济问题被查处落马。”

  问题倒逼,如何破局?为了让村里各项工作能够充分得到村民的监督,2004年1月,当时的村干部们集思广益,尝试开出药方——建立一个独立于“两委”的村民财务村务监督小组,监督村两委每月的财务支出,并进行审核公示。当年6月18日,后陈村正式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村级民主监督组织。村监会根据民主监督原则成立,由村民代表会议表决产生,经村民代表会议授权。

  没想到,这一小小的探索收获了奇效,“以前村里做个工程,村民总是怀疑村干部会不会从中捞好处,现在所有财务支出全部公开,大家都很放心。给了干部一个清白,也还了群众一个明白。”徐岳祥说。

  村事大家商量着办 探索新路径

  19年来,后陈村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后陈经验”推动村监会对村务决策管理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基层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后陈经验”也成为了浙江基层民主发展的一张“金名片”。

  如今,后陈村集体收入增长了40多倍,村民年人均收入翻两番,还创造了村干部“零违纪”、村民“零上访”、工程项目“零投诉”、不合规支出“零入账”的“四零”纪录。

  在后陈村的村务信息公开栏上,公示着今年5月份的村财务支出情况,垃圾清理费、围栏网购置费、宅基地清表挖机工时费……从80元到16600元,一项项村务支出费用一目了然。

  面对扎扎实实的监督,村民们也更愿意参与到美丽村庄建设中来。今年以来,后陈村创新打造了“邻舍家”村级民主议事协商平台,将村民“说事议事主事”落到实处。在上个月的“邻舍家”议事会上,监委会召集了村干部、回乡青年、妇女、老人、普通村民等十几个人,共同协商村里健身广场改造的事项。

  “会上有群众代表提出,健身广场不适合建少儿娱乐项目。由于健身广场旁边就是河流,可能造成儿童玩乐时存在安全隐患。”后陈村监委会主任胡欣伟表示,“而后我们经过实地考察和调研走访,听取了意见,取消了项目改造中少儿娱乐设施的建设。”

  后陈村篮球场 浙江在线记者李心怡 摄

  此外,后陈村还不断探索新居民参选村干部的管理服务新路径,引导老乡管老乡的有力局面。“我们目前主要通过成立e家人公益服务社、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打造‘以房管人’外来人口管理模式、打造“后陈经验”村级事务数字化工作平台等方式来全面推动村庄的自治。”后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兴勇表示。

  “现在村民的参与意识和民主意识越来越高,凝聚力也越来越强了!”吴兴勇笑着说,“村里只要有项目要实施、有产业要发展,群众们都很支持,也会提出很多宝贵的建议。”

  “治村之计”不断发展 后陈有后劲 

  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后陈村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由“治村之计”不断发展为“治国之策”。

  201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吸纳了武义县后陈村的创新做法,明确规定“村应当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或者其他形式的村务监督机构”,揭开了我国建立村级监督组织的崭新一页。2017年12月,中办、国办出台《关于建立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指导意见》,《意见》中的很多规定正参考了“后陈经验”。2019年,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被写进《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后陈村 浙江在线记者李心怡 摄

  19年来,“后陈经验”的画卷由点及面,一笔笔描绘、一幅幅展开,从一枝独秀变为百花齐放,继而成为我国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

  在四川省乐山市小凉山腹地,后池村脱贫摘帽,解剖后池实践,可以清晰看到“无微不治”的村务监督路径。

  在上海金山区高楼村,沪上首个“村务监督委员会”被村里人称作自己的“小纪委”。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温宿县,当地干部们将“后陈经验”的种子从金华带到边疆,全县140个行政村全部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

  ……

  “后陈经验”的名声愈响,压力也愈大。后陈人不时被问、更经常自问:接下来该往何处使力?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的深刻论述和全面部署让后陈人认清了道路。

  “尤其是产业兴旺这一块,在发挥好‘后陈经验’基层民主优势的同时,如何发展产业,更实际地提高村集体收入,是当下我们努力和前进的方向。”村支书吴兴勇说。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千万工程;乡村治理责任编辑:王志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干净整洁的道路、大气雅致的休闲广场、凉亭、拱桥……走进金华市武义县白洋街道后陈村,一幅美丽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