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15日讯(记者 包勇 陈雷)“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700多年前,浙江诗人戴表元一首题为《湖州》的诗,生动记录了湖州山水相融、清雅宜居的生态禀赋。数百年光阴似箭,跨越时光长河,昔日素描的美景有了色彩,山青水美之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正成为今日湖州生态文明建设的真实写照。
8月15日,首个全国生态日在湖州举办。为什么是湖州?将目光移至会场之外,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的湖州,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绿、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处处可见绿色低碳基因
行走在湖州,有许多是用眼睛看不见的东西。
坐上一辆公交车,你可能不知道,南浔区从人、车、场站的角度出发开展减碳赋能,全区推广每日约可节省碳排放9937.88千克,每年可减少碳排放3627.3吨。
看到远处的图书馆,你可能不知道这个建筑的能耗是多少,但湖州市建筑“碳效码”却知道,这个“码”填补了全国公共建筑领域基于实际运行数据的能效、碳效评价与管理政策工具的空白。
……
绿色低碳,早已深深植入这座城市的基因中。这座城市,也从不缺“壮士断腕”,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决心。
2022年,湖州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达65.7%、38.9%、35.2%;纺织、建材两大传统产业占比由2005年的50%下降到20%;铅蓄电池行业数由225家减少到16家。
同时,湖州全面关停粗放型矿山企业,削减2/3以上的开采量,矿山企业由最多时的612家减至47家,剩余所有矿山均达到国家绿色矿山标准。
美妆小镇,位于吴兴区埭溪镇,这里汇聚了珀莱雅、韩佛、喜美恩、莱玛、威宝等来自全球的293家化妆品及相关企业,成为全国三大化妆品集聚中心之一。
“昔日废弃矿山现在变成了‘绿水青山’和致富的‘金山银山’,迸发了强劲的绿色时尚新动能。”埭溪镇党委书记汤雪东说,2022年,小镇实现工业总产值70亿元、税收7.9亿元。
“存入绿水青山,取出金山银山”。湖州打通了生态资源转化模式,聚焦园地、湿地以及可供集中经营的村落、生态资源等,开展收储交易、运营反哺、利益分配等全周期闭环式运营管理。
这个模式怎么样?安吉县的林农最有发言权,全县87万亩毛竹林统一收储,开展竹林碳汇收储交易,每年可为林农增加额外收入1459万元。
此外,湖州还全国首创工业碳效码,全市约3800家规上企业、约5800家规下企业全部动态赋码,实现立体“画像”,并将碳效评价融入绿色金融、节能技改等应用,激发企业节能降碳、绿色转型内生动力。
和美乡村生态“生金”
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大背景下,湖州有组数据值得关注:
2003-2022年,湖州农村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从5536元提高到44112元,年均增长11.5%;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2.28降低至1.61,城乡居民收入比最低的地市之一。
20年来,“千万工程”在湖州持续深化、不断迭代,推动湖州农村大地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绿色低碳贯穿其中。
生态正在“生金”。
在长兴县吕山乡,通过“屋上发电、屋内养羊、屋下种草湖羊低碳养殖模式”,实现资源集约、农业增产、节能减排。原每亩农地产值从1000元提升至3.5万元,每户可增收1.7万元/年。
在德清水木番茄蔬菜工厂,其生产负责人闫李明告诉记者,通过一系列低碳化农业生产技术,工厂水和肥料全部实现循环利用,土地、水等节省率都在90%以上。用最少的地种最多的番茄,目前整个工厂一年能减少碳排放540吨。
德清水木番茄蔬菜工厂 浙江在线记者 陈雷 摄
可持续发展的绿地低碳模式也涌现了出来。安吉县创新推出“两入股三收益”(资源入股、资产入股,拿租金、挣薪金、分股金)农民利益联结机制。
以孝丰镇白杨村火星营地为例,投资方支付营业额的5%作为运营管理费,村集体以土地入股,投资方支付营业额的3%作为场地租金,这两项收入加起来约80万元。
乡村,同样让人向往。湖州,正发生从“经营城市”到“经营乡村”的转变。
随着“两进两回”深入推进,湖州的乡村群英荟萃、青春涌动,过去“人烟寂寥”的静谧乡村,演变为如今“人气旺盛”的创业热土。
目前,湖州拥有全国首个农民学院,建有省级乡村振兴实训基地6个、省农民田间学校33家、农民大学生创业基地100余个。同时累计培育乡村振兴英才1.8万余人、乡村创客1825名,培育农村实用人才近10万人、约占农村常住人口的9%。
2016至2022年,全市乡村旅游经营总收入从64.16亿元增长到130.25亿元;2022年,全市共接待过夜游客约4180万人次。在湖州,乡村旅游直接带动从业人员6.8万人,乡村旅游收入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不断增加。
“好风景”里布局“新经济”
回看湖州近些年发展,不难发现,湖州深知绿色低碳转型、创新驱动发展是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重要驱动力。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湖州主动担当、积极探路。2005-2022年,湖州地区生产总值从640亿元增长到3850亿元,年均增速11.1%。
在湖州,全省率先推出“湖十条”“制造业21条”等杀手锏式政策供给,支持项目落地、产业发展、人才招引、用地保障,政策奖励“一键兑现”。
在湖州,全国首创的“一指减负”数字化改革场景应用,跨16个牵头部门、13个配合部门,打通企业侧到政府侧的流程痛点,实现以流程再造牵引制度重塑。2022年,为51企业降本减负235.4亿元。
在湖州,金融支持“一屏融通”,创新推出绿色企业贷和“碳效贷”等系列贷,支持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加快绿色转型,累计授信企业1028家,授信金额约700亿元,为企业减费让利超1.4亿元。
而在未来绿色低碳发展中,湖州将在“好风景”里布局“新经济”,在“好山水”中孕育“科技苗”,创新实践“生态+科技+产业”的“创谷”模式,引领湖州全域创新。
目前,湖州有西塞“科学谷”、弁山“云起谷”、阳山“时尚谷”、顾渚“画溪谷”、莫干“论剑谷”、安吉“智慧谷”、南浔“上海湾”这7个“创谷”,规划总面积118.3平方公里。
西塞科学谷 浙江在线记者 陈雷 摄
其中,“上海湾”聚焦“新材料”;“时尚谷”打造生命健康高地。“智慧谷”“论剑谷”“画溪谷”“云起谷”重点布局数字经济、 高端会务、智能科创等产业。
无人机在室内快速飞行,穿过悬挂在空中的一个个圆环;小巧可爱的伴随式月球车,将有望成为航天员的新“伙伴”……走进西塞科学谷里的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可以发现一批有趣且好玩的“黑科技”。
“研究院硕士以上学历有100多位,主要涉及智能无人系统、智能工控系统、智能感知仪器等领域。”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院长助理张伟表示,目前已积累了一批自主可控且走产业化的重要科技成果。
数据显示,2022年7个“创谷”累计落地项目71个、总投资301亿元,其中科研项目36个、总投资108亿元,累计集聚人才2.2万名。
同时湖州计划到2025年,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重大科学装置3个、新型研77发机构50家,引进领军型科技人才和团队300个以上、省级以上顶尖人才和领军人100名以上,聚引各类青年人才5万人。
此外,湖州将加快搭建双创平台,构建“企业出题、政府立题、人才破题”的攻关机制,强化资金、人才、政策保障,降低企业转化风险,推动技术成果“定向转化、就地转化、用后转化”。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