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年来,浙江深入推进“千万工程”,打造“村美、人和、业兴、民富”的图景,让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近日,浙江在线多路记者走进乡村,踏入农户,夜宿农家,感受美好,倾听变化,从中探寻浙江各地乡村振兴的不同路径。
浙江在线10月13日讯(记者 陈雷 见习记者 汪雨晨)三毛祖居、三毛书屋、三毛卡通形象墙……过去几年,凭借三毛文化的“雕琢”,作为三毛祖籍地的舟山定海庙桥村年均游客量超10万人次。文艺的乡村让游客找到了“诗与远方”,蜂拥的客流则让村民在家门口找到了“烟火人间”。庙桥村的蜕变发展为村民带来了什么?10月11日晚,浙江在线记者跟随村民王荣的脚步,触摸“千万工程”推动下乡村的鲜活脉动。
王荣(右一)带着记者在村内散步 见习记者 汪雨晨 摄
小院内外的两缕“香”
“快进来,带你看看我养的花草。”从村口写有“三毛祖居”门牌进去,沿着小巷走上50米,就能到达王荣的家。打开银色铁门,王荣将浙江在线记者引入小院。今年39岁的她2005年嫁到庙桥村后,一家5口人一直住在这里。
房子是30年前建的,左侧上下两层楼划分了约8间房,右侧则空出了一个院子,院内围墙下摆放着十几盆花草。“都是这几年种的,这个三角梅我种了三年,买来的时候桩一点点大,现在开得很好。这是绣球,这是小菊花……”在院子里走了走,王荣热情地介绍。
王荣介绍院里的花草 见习记者 汪雨晨 摄
早些年,王荣是没有时间侍弄这些花草的。结婚生子后,她在上海和舟山市里都做过美容行业。2015年,因为身体原因,她辞职在家休养,而转机也在这时候来临。在“千万工程”的引领下,庙桥村深入挖掘三毛文化元素,精心打造三毛文化村,恰巧三毛文化村游客服务中心缺人,几番思考后她决定回到村里,成为了老房对面三毛祖居的讲解员。
这之后,王荣的时间多了起来。“出门右转就是故居,我通勤时间1分钟都不到。”她笑称。眼前的她头戴贝雷帽、身着特色服饰,文艺气息十足。
秋风吹过,小院内泛起花香。王荣边浇花边与浙江在线记者闲聊。嫁到村里快20年,王荣对这里的变化如数家珍。房子还是那个房子,但周围似乎都不一样了。“家门口的路灯比以前要亮很多。”王荣说。小院之外,因为村子打造三毛文化IP,房屋外墙都被绘上了与三毛书里相关的卡通图案;旁边的“三毛梦里茶社”以前是村民的杂物房,今年摇身一变成为了喝茶的宁静地;从前在家带娃的妇女,现在能通过家门口的共富工坊赚钱。
王荣家的小院视野 记者 陈雷 摄
“整个村的气质变了,大家都变得文艺了。”如果说站在王荣家院子里萦鼻的是花香,那么走出院子,一股书香气息扑面而来。
“小三毛”的两个世界
“小三毛”,这是旅客给王荣的亲切称呼。
这些年,借助评选“三毛散文奖”的契机,庙桥村不断推动“三毛文化村”项目建设,村内流浪营地、心忆空间文创集市、小食店、特色民宿等配套设施逐步完善,游客越来越多,村子也在今年成为舟山定海“东海百里文廊”小沙段的一张闪亮名片。
夜色下的小食店 见习记者 汪雨晨 摄
回乡8年,尽管与三毛未曾见过面,但王荣在日常工作中一点点读懂了这位自由浪漫的流浪作家。
“三毛一共有23部作品,我都读完了,我们有读者群,一起分享读书笔记。”王荣告诉浙江在线记者,这些年,许多游客来到三毛祖居参观,不少是三毛粉丝,很多人觉得她和三毛的气质很像,亲切地叫她“小三毛”。也有部分读者会叫她“荣姐姐”,每年定期给她寄手写信。这些由线下游客发展而来的云好友,不断拓展着王荣的线上世界。
“很多读者会跟着三毛书里的地方去世界各地旅游,分享旅途感悟,他们中有东北的,有北京的,还有定居西班牙的温州人。”谈起这个,王荣有点忍俊不禁,因为有着共同话题,群里的人从来没有距离感,有些读者自己组群后,还会给大家排个昵称,如大毛、二毛、四毛等。因为三毛这个纽带,王荣的朋友圈从这间小小的祖居延展开,通过线上世界看到了更广阔的风景。
而在线下世界里,因为看书、讲解、分享,王荣的世界也逐渐变得雅致娴静。她最喜欢的是去村里的共富工坊和小吃店,与工坊里正在做手工的朋友们聊聊天,在小吃店偶遇熟人喝喝茶。偶尔周末她还会约上三五好友,去村子附近打造的“青林玉镜”景点野餐看风景。
“眼界开了,精神充裕了,经济也好了起来。”王荣总结自己的两个世界。这几年,随着村里文旅产业发展,她的工作范围还从讲解拓宽到了接待游客、推广文旅产品等。和她一样,不少村民也摇身一变,成为了店员、厨师、小摊主……
乡村昼夜的两种韵味
与白日的“诗与远方”不同,当夜幕四合,庙桥人迎来了自己的烟火时刻。吃过晚饭,王荣带着记者去村里走了走。“这边是广场,很多老人晚饭后来跳舞。”夜灯下,她边走边介绍着村里的夜间情况。沿途遇上出来散步的村民,王荣热情地打招呼。在休息椅旁,王荣指着旁边的桩子介绍着无线充电功能,示意记者将手机放上去试试。
村内的手机无线充电桩 记者 陈雷 摄
当天正好碰上庙桥村美食节,在香气扑鼻的小吃街上,一场相聚正在到来。“你回来啦!”刚进入美食街,迎面撞上短发的姐妹,王荣惊喜地一把搂住对方的肩介绍,“这是我的河南老乡,也是和我差不多时间嫁到村里的。”“今天听说有美食节,我微信上问了荣荣,就带家人回来看看。”老乡孙培培背后的房子就是她的家,因为孩子上学,她平时都住城里,但经常回村玩。
王荣和老乡孙培培 见习记者 汪雨晨 摄
往外奔与往回跑的转变,折射的是庙桥村村民的生活变化。“不一样了嘞。”王荣感概,儿子小时候玩沙子都要带他去城里,但现在村里有了儿童乐园。村子还定期开设瑜伽、书法等课程,丰富业余生活。
王荣一家的生活也在悄然变化。王荣的婆婆陈慧娟平时在村里做保洁工作,下了班后闲不住,自己学着剪纸打发时间,偶尔也去跳跳广场舞。公公陈岳明年纪大了,在家侍弄菜园,前阵子村子广场放电影时,陈岳明每天要搬着小马扎去看电影。
白日里是游客的“诗与远方”,夜里则是庙桥人的“烟火人间”。在这座曾入夜即安静的乡村里,每个人都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两个世界。
夜色渐深,从王荣家的小院向门口看去,历经岁月洗礼的门头上,“幸福之家”四个字仍旧清晰。因为家里房子位置好,王荣计划等到客流量再多一点,也把家里翻新一下改成民宿,“会越来越好的”,她轻声说。
王荣家门口 见习记者 汪雨晨 摄
记者手记:一树橄榄回味甜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漫步庙桥村,广播里的《橄榄树》歌声萦绕耳边。橄榄树于庙桥村是特别的,因为这首三毛填词的歌曲,村子在四周种下了许多橄榄树。从村口往里走,道路两旁绿色的橄榄树在微风下摇晃,树上的果实或绿或黑,掩藏在片片绿叶中。橄榄树的果实也是特别的,在一些地方流行着“橄榄好吃回味甜”的说法,原因在于橄榄初食时有涩口之感,但入口久了却会尝到清甜的回味,被人们视为“苦尽甘来”的最佳诠释。
从海岛乡村到三毛文化村,恰如这一树一树的橄榄,历经多年精心“栽培修剪”,庙桥村也正在迎来自己的“甘甜期”,身处其中的庙桥人正共享着这份甘甜。如果要问“千万工程”给村里带来了哪些改变?让王荣印象最深的不是景美,而是人和。“条件好了,大家相处之间和善很多”,曾经因小事而起的争吵都悉数消弭于这份甘甜里。浙江万千乡村有着万千模样,要问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这样的“人和”或许是答案之一。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