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5000年前男女地位谁更高?良渚遗址考古取得两大新突破

字体:
—2023—
11/29
20:46:28
2023-11-29 20:46:28 来源:浙江在线 见习记者 汪雨晨 记者 包勇

  浙江在线11月29日讯(见习记者 汪雨晨 记者 包勇)11月29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工作会,通报了浙江杭州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考古最新进展。

  浙江在线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了远在北京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考古项目负责人王宁远。

  电话那头传来王宁远兴奋的声音:“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新发现揭示出,从良渚早期到中期阶段,良渚先民由利用山前地貌建设的散点式聚落模式,转变到以人工规划水利系统和莫角山反山等大型营建为标志的聚落营建模式。”

北村南遗址高台围沟及高等级墓葬和房址 王宁远 供图

  结合基本建设调查,2019至2021年期间,良渚考古队在良渚古城南部大雄山山麓附近陆续发现了12处良渚早期阶段遗址。2020年开始,考古队对北村、凤凰山、南王庙等遗址进行了发掘。

  其中,凤凰山和南王庙遗址为良渚早期普通聚落。其墓葬随葬品的数量和种类,显示出良渚早期女性地位较高,中晚期男性地位较高。

  而在面积约8万平方米左右的北村遗址,通过墓葬地势高低以及墓葬内随葬品的数量,考古队判断出北村北墓葬整体等级一般,相当于普通贵族阶级,北村南则等级较高,为该聚落的核心。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北村南可分为高、低两级台地,两级台地之间存在明显的陡坡,坡底分布有围沟。这一布局起到了将高台地的高等级居住区和墓葬与低台地的平民居住区和墓葬隔离的作用。

  “这也显示出聚落内部明显的社会分化现象。”王宁远说,这些新的发现构建了良渚遗址群5300年前到5000年前聚落结构的整体框架。

  另一个重大发现,与良渚遗址的外围水利系统有关。

  2020年以来,良渚考古队通过1940年至1960年的航片和卫片的遥感解译,并结合实地踏勘和钻探,在良渚遗址周边山口发现近20条水坝。

  这些坝体的发现,显示良渚周边水利系统极为复杂,良渚区域的水利开发程度远超想象。这为全面认识良渚水利系统的完整结构提供了重要线索。

新发现水坝及库区分析 王宁远 供图

  2021-2023年,良渚考古队对塘山以北的石岭头、羊后山等坝体及其附近的劳家头、高山上等土台开展发掘。“石岭头坝特殊之处在于其迎水面边坡采取块石垒砌而成;羊后山坝西侧探沟内发现草裹泥痕迹,属于人工坝体性质无疑。”王宁远说。

  这些发现证明塘山并非一条单独的坝体,在它的上游、下游都存在坝体和库区,直接影响到良渚古城。“这些发现对良渚中期外围水利系统及良渚古城的结构认识产生了重大补充和修正。”王宁远说。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良渚责任编辑:庞舒青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11月29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工作会,通报了浙江杭州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考古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