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月30日讯(见习记者 孙婧宜)“叮叮咚咚……”步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阵阵敲打声传来。走近一看,小朋友们拿着锤子、锉子,在亮如明镜的锡片上锤击,精心打磨着自己手中的作品。
这是广泛流行于中国民间的一种传统锡作艺术——锡雕。“老师,能不能给我一个‘龙’。”“老师,我雕好了,能帮忙刻个名字嘛?”随着大中小学生陆续放寒假,浙江省非遗馆的参观名额越发紧俏,工作日也是供不应求。1月30日上午,当记者向驻点老师、锡雕非遗传承人钱陆存提出交流邀请时,不时有家长和小朋友“插入”谈话中。
钱陆存正指导小朋友们体验锡雕 见习记者 孙婧宜 摄
锡雕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十大传统五金手工技艺之一,在金华永康,曾有上万人从事这个行业。但近年来,受其他日用品材料普及与锡雕匠人减少的影响,永康锡雕面临着大众认知不足的困境。2023年8月,锡雕入驻浙江省非遗馆,成为馆内驻点体验项目之一。
“太忙了,平常工作日,每天有三五百个参观者体验锡雕,节假日更是不得了,起码有七八百,一刻都停不下来。”为了让更多人感受非遗魅力,钱陆存不时从背包中掏出润喉糖,含一颗,保持更好的状态。
钱陆存的润喉糖 见习记者 孙婧宜 摄
刘先生和爱人特意挑了寒假带着儿女前来参观,看到很多小朋友正围着钱陆存体验锡雕,便也来“凑个热闹”。“我们去了其他博物馆,大多还是以参观为主,小孩比较难理解,在这里小孩自己能参与,体会也更深了。”刘先生期望,通过体验,能让孩子们多了解一些传统工艺。
“浙江省非遗馆区别于博物馆,比起物,我们更聚焦‘人’,非遗本身就是一个技艺过程。”浙江省非遗馆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非遗馆根据基本展陈特定项目,定向邀请了6个驻点项目,每天都有不同项目在馆内进行展示,包含木版水印技艺、西湖龙井制作技艺、锡雕、东阳竹编、杭罗织造技艺等,所有观众皆可近距离参观了解。
家长和小朋友正排队体验木版水印技艺 见习记者 孙婧宜 摄
小朋友正体验东阳竹编 见习记者 孙婧宜 摄
“我们在这里,也不是一定要教大家什么手艺,而是希望通过体验,让大家有一个初步认识,让这项技艺有机会成为大家的兴趣爱好,然后慢慢有传承的意识。”钱陆存仍在坚持,每天来省非遗馆报到,展示锡雕技术。也许,其他驻点的非遗传承人也与钱陆存一样,他们在寻求一个机会,一个让非遗技艺“走出深闺”的机会。春节临近,浙江省非遗馆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浙江省非遗馆将围绕龙年春节推出特别年俗活动,目前正积极筹备中。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