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6月12日讯(记者 陈雷)太湖之滨,钱山漾遗址曾出土世界上迄今发现最早的家蚕丝织品;浙南山中,淬火而生的龙泉青瓷是全球唯一的陶瓷类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越之地,绍兴黄酒2500年传承不绝……
作为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历史经典产业既传递着文明的回响,也是一方富民产业。在浙江,历经岁月淬炼,茶叶、丝绸、中药、黄酒、文房、木雕、根雕、石雕、青瓷、宝剑等一批历史经典产业熠熠生辉。
浙江高度重视历史经典产业发展,支持历史经典产业塑造新辉煌。今年6月,浙江出台《浙江省历史经典产业高水平传承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举措》和《浙江省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创新发展行动方案》两个文件,推进历史经典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浙江为何专门出台文件支持历史经典产业发展?又将如何推动历史经典产业焕新?6月12日,浙江省历史经典产业高水平传承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在杭举行,对相关情况进行了解读。
发布会现场 记者 陈雷 摄
文化是历史经典产业发展的生命线
对于浙江的经济体量而言,浙江历史经典产业的占比规模不算很高,为何会专门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产业发展?“对历史经典产业,我们既不能简单以体量规模论英雄、也不能简单以增长速度看优劣。”会上,省经信厅党组书记、厅长詹敏解答了这一疑问。
文化是历史经典产业发展的生命线,放眼之江大地,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是浙江历史经典产业的鲜明特色。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浙江历史经典产业还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集群优势,如浙江的丝绸品质好、美誉度高,产业规模占到全国一半,近年来,以万事利、凯喜雅、达利等为代表的丝绸企业更是将科技与文化相结合,成为推动国潮崛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
产业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品牌是核心竞争力。浙江历史经典产业还集聚了一大批“大国工匠” ,培育出一大批知名品牌。如西湖龙井茶,品牌价值连续五年位居全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榜首。
此外,历史经典产业本身就是富民产业。在丽水龙泉,当地因“剑”得名,凭“瓷”生辉,从业人员达3万余人,宝剑、青瓷产业成为当地的特色优势产业,在增加居民收入、促进共同富裕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做好老字号保护和非遗传承工作
在浙江历史经典产业中,有许多“老字号”品牌。这些“老字号”历史悠久, 拥有世代传承的独特产品、技艺和服务,兼具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据会上介绍,浙江老字号资源丰富,品类繁多,有中华老字号124家,浙江老字号560家,总量居全国前列。这些老字号中涉及十大历史经典产业的有210家,主要集中在中医药、茶叶、丝绸、黄酒等领域。
对很多来人来说,老字号是生活中的一道记忆,如何让“老字号”焕发活力?会上,省商务厅总经济师朱军介绍,浙江将从推动老字号队伍不断壮大、促进老字号产业升级、引导老字号集聚发展、拓展老字号品牌影响力四方面开展工作。如持续开展省级老字号认定,加快建设老字号数字产业园和老字号协同创新中心,实施“品牌”战略推动老字号产品创新,实施“老字号出海”计划等。
“杭州有家做布鞋的中华老字号企业,曾因款式老旧而客户流失,近几年通过加大创新,更迭新材料、新工艺,植入国潮元素,成为年轻人喜欢的网红产品。”朱军举例称,省商务厅将发掘这些老字号的“闪光点”,采取积极措施,推动老字号发挥主体作用,加快创新发展,拓展更大市场,满足更多需求,让消费者从“老味道”中重拾老情怀,又能从“新动作”中感觉到“新意思”。
除了老字号品牌外,浙江历史经典产业还包含炒茶、黄酒酿制、龙泉青瓷烧制技艺等诸多非遗技艺,如何做好非遗传承?
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副厅长吕伟刚表示,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将聚焦加强政策驱动、加强项目保护、加强人才培养三方面,加强传统工艺的技艺保护和技艺传承。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编制浙江非遗保护发展的“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强传统工艺类特色小镇培育,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建设。目前,浙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4家企业中,有2家就属于历史经典产业。
“1高校+1产业”机制培养专业人才队伍
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发展,人才队伍是重要保障。浙江如何加大产业人才培养力度?
省教育厅副厅长陈峰直言,教育是各类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对历史经典产业而言,有许多技艺是通过师傅带徒弟方式传承下来的。但促进历史经典产业的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仍需通过教育培养大批专业化人才,真正实现后继有人、人才辈出。对此,省教育厅将三方面发力,为历史经典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在完善高校专业设置方面,省教育厅在48所大中专院校开设了历史经典产业相关的19种专业,如浙江大学和浙江农林大学的茶学、浙江理工大学的丝绸设计与工程、浙江中医药大学的中药、绍兴文理学院的酿酒工程等,每年向社会输送2800多名毕业生。
在拓展学生成长空间方面,省教育厅将着力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在职业教育领域,重点发展中高职一体化、中职本科一体化等长学制培养模式,让技能和学历同步提升;在高等教育阶段,建强产业学院、引入企业导师、强化实践实训,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在优化协同育人机制方面,过去三年,浙江有43所高校联合历史经典产业行业建立了179家协同创新中心、实验室、研究院等联合创新体,建设了558个学生现代产业学院等实习实践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取得良好效果。
“下一步,我们将建立‘1高校+1产业’机制,让1所大学牵头对接1个历史经典产业开展研究开发和人才培养,努力为产业振兴提供智力服务和人才支撑。”陈峰表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