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片是红爪姜,有15多亩,亩产六七千斤,产值约2万元。”7月10日下午,金华磐安金土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郑焕平弯着腰,边说边查看生姜的生长情况。
说起尖山镇的红爪姜,浙江省科技特派员、省农科院病毒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吕永平是一个不能不提到的名字。2003年,浙江省启动科技特派员制度,帮助农民群众发展生产,提高科技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带动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吕永平成为全省首批科技特派员之一。
郑焕平在查看红爪姜生长情况 陈天怀 摄
姜田边,郑焕平对与吕永平第一次见面的情形记忆犹新。2017年,吕永平成为当地科技特派员。“你们这有什么需要?”初见郑焕平,吕永平开口便问。“需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郑焕平回答得也很干脆。
吕永平出生于金华市磐安县仁川镇天龙村。“小时候,仁川镇引入了香菇项目,父母就靠种香菇供我读书。”他感同身受农民对增收的渴求,更想用自己所学和团队的力量,为当地寻找适合的项目。深入调研后发现,磐安南部的新渥、冷水等地生姜产业发展规模较大,效益也好。北部尖山镇的自然条件其实非常适宜生姜的种植,但暂时还没有农户种植。
“试试种红爪姜怎么样?”吕永平建议。
“行吧……”郑焕平将信将疑。后来,红爪姜种植试验一举成功打消了他的疑虑。更让人高兴的是,周边的农户也陆陆续续开始了种植。
“通过不同场景的种植,让农户看到效益,真正尝到了新品种新技术的甜头,达到了从示范到辐射带动的效果。”吕永平说,红爪姜的种植规模从最初的1亩地到10亩再到现在的近300亩,能为当地农户带来600余万元收入。
吕永平在实验室里观察脱毒红爪姜生长情况 陈天怀 摄
红爪姜产业已经实现了从无到有,接下来还要更优!背靠省农科院优异的科技资源,吕永平底气十足。
为了提高产量和质量,结合当地的耕种条件,吕永平带着农户们一改传统单排种植为双行种植,利用农科院植物脱毒组培技术研究室自主研发的脱毒组培技术体系,创制生姜健康种源,提高红爪姜的产量、品质,当地红爪姜的抗性也得到了极大提升。
“生姜是靠块茎作为种源代代相传,但几代下来,地方传统种姜体内积累的病菌或者病毒就会增多,严重影响生姜经济效益。”吕永平说。脱毒,就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去除植物体内自带的病菌或病毒,获得健康的种源。
2019年,吕永平和研究室团队开始着手红爪姜脱毒试验。外植体消毒、不定芽诱导、脱毒种质创制、增殖、生根、驯化、育苗、大田培育,一步步摸索,直到建立体系、产业化应用。
“最初在实验显微镜下,截取0.2—0.5毫米的红爪姜芽的茎尖,放入装有培养基的瓶子里进行培育增殖。全过程要求无菌生产,温度、光照和供苗进程可控。”吕永平说,经历了实验室第一关之后,红爪姜组培苗将被移种到专业设施大棚内进行育苗,然后进入自然生长环节,到11月收获的红爪姜就是脱毒后的种姜。
吕永平在大棚内查看已经脱毒的红爪姜生长情况 陈天怀 摄
经历2年的悉心研发,红爪姜脱毒种质终于培育成功了!
吕永平兴奋地将一箱脱毒种姜递到郑焕平面前,两人蹲在地上打开箱子,顿时,郑焕平傻了眼——传统种姜一般有两个大拇指大小,而箱子里的种姜还不足小拇指大。郑焕平带着失望的口气试着婉拒,“这么小,怕是不行吧。”
见郑焕平犹豫,吕永平胸有成竹地说,“这是一代姜种,别看个头小,但它后劲足,肯定能长成跟其它红爪姜一样大小,而且脱毒后的红爪姜抗性更好,产量也会更高。”
很快,吕永平的“狂言”得到了印证。2022年,持续干旱的极端气候让农户们吃足了苦头。而脱毒种姜长成的红爪姜外观整齐、色泽鲜亮,加上设施栽培,即使在持续高温天气下,仍获得丰收。
“这样的天气下,红爪姜亩产量测产居然高达5000多斤!”郑焕平非常开心。首次试水成功,吕永平的信心更足了,“我们将加快推广力度,做强做大尖山镇生姜产业,让‘红爪姜’真正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用科技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数说改革】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20多年来,一批批科技特派员穿梭山林、躬耕乡野,在希望的田野上挥洒汗水,讲述了一个个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生动故事。截至2023年,全省累计派遣科技特派员3.9万人次,投入财政经费15.36亿元,助力农民增收63.5亿元、企业增效45.1亿元,累计引进新品种19013个、推广新技术19658项,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101.5万次,培训1316万人次。
监制:李回雄
策划:马悦 翁宇君
记者:包勇
摄像:陈天怀
设计:袁波
技术:王继海
(浙报集团重点实验室有意思研究院项目成员、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陈心怡亦对该作品有贡献)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