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身安心更安 记者岱山台风安置点见闻

字体:
—2024—
09/15
23:13:16
2024-09-15 23:13:16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汪雨晨 陈天怀

视频由岱山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浙江在线9月15日讯(记者 汪雨晨 陈天怀)随着台风“贝碧嘉”的步步逼近,岱山县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9月15日上午9时起,从鱼山转移的群众便开始陆续到达岱山实验学校。中午12时左右,转移工作完成,作为岛上最大的避灾安置点之一,岱山实验学校接收安置了近1100名工人。

岱山实验学校政教处主任吴焱介绍,这次安置采取了班级划分制,每个班级安置25名工人,由一名班主任管理,再由工友推选出一名班长负责传递通知、领取物资等“班”里的大小事宜。

工作人员为大家送上月饼。记者 陈天怀 摄

“为了维持现场秩序,我们把一些工作前移了。”吴焱介绍,在工人转移前,学校就将班级与负责的班主任列成表格发给了负责转移的工作人员。每位工人在到达学校前就会知道自己被分配在了哪个班级,这样以来避免了现场分班的混乱,一切都井然有条。

台风“贝碧嘉”来临前夕,记者蹲点记录发生在安置点一个个暖心故事。

父女“同班级”

“你在老家的二(2)班,爸爸在岱山的二(2)班。”

在岱山实验学校的操场上,晚霞满天,来自陕西的夏大哥正和在老家的女儿打视频电话。电话一接通,夏大哥就迫不及待地与女儿分享,自己被安置在了二(2)班,与女儿在“同一个班级”。

“也就是因为台风来了,我才有机会跟你打这么长时间的电话。”看着屏幕里女儿稚嫩的小脸,夏大哥双眼微红。

他告诉记者,自己平时工作很忙,一直没有时间能与女儿好好聊聊天。这次碰上台风,全员都停工撤离了,这才闲下来,可以和女儿好好聊聊近况,逗她开心。

夏大哥和女儿正在通电话。记者 陈天怀 摄

“我要挣钱养家,一年也就回去一两次。”夏大哥说,平时要是想女儿了,只能打个视频电话聊两句。

“也不是没想过中秋国庆假期时,让女儿过来玩一下,但是老家距离岱山有1000多公里,要坐一天一夜的火车,太折腾小孩了。”话音刚落,夏大哥摆了摆手,脸上满是愧疚之情,无声地讲述着一位父亲对孩子的思念。

拍照报平安

“你能帮我拍一张照片吗?”走在教学楼中,突然一位大哥拦住了记者,他想让记者帮他拍张照片,发到家族群里给家人报个平安,也想为这次台风经历留个纪念。

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大哥便开始寻找适合拍照的地点,“要找个光线好、背景好的地方,这是个很特别的回忆。”

“我是河北邯郸人,今年春天就来岱山打工了。”寻找拍摄地点时,大哥主动告诉记者他叫吴现增,是一名管道工人,“这是我第一次经历台风。”

吴现增说,因为自己来自内陆地区,也没有经历过台风,家人也很担心他的安全,一直在询问他相关情况。所以,今天来到安置点后,他一直在家族群里发安置点的各种照片,告诉家人别担心,他很安全。

吴大哥把拍下的照片发给家人。记者 陈天怀 摄

“这里条件很好的,你看我这个头发,就是刚刚在这里免费剪的!”吴现增开心地与记者分享他在安置点的生活。除了理发,他还测了血压,和工友一起玩了局象棋。

“中秋节快到了,刚刚还有工作人员来给我们发月饼。”吴现增笑着说,“很甜!很好吃。”

夫妻“秀恩爱”

傍晚时分,来到教学楼区域,记者抬眼望去,整栋楼中,青一色的男工人。一旁,两位大姐正趴在风雨连廊的围墙上向楼上看。

“喏,我们女工住在前面的艺术楼里。”其中一位大姐告诉记者,安置点将男女住宿分在了不同楼栋里,她来在这里等自己的丈夫从楼上下来。

马大姐(左一)在等丈夫下楼见面。记者 陈天怀 摄

这位大姐姓马,和丈夫从江苏徐州来岱山还不到两个月。“刚到这来就碰到了台风,有点紧张,也有点害怕。”她说,自己从未近距离地经历过台风,台风的威力有多大她也没有什么概念。

刚到安置点时,马大姐发现自己和丈夫被分在了两幢楼,不免有些慌张。然而,看到周围有很多保障人员,各种物资也很充足,一切都井然有序,紧绷的心情一下子缓解了。

马大姐和丈夫相互交换着泡面和米饭。记者 陈天怀 摄

交谈间,马大姐的丈夫从楼上走了下来,“这个饭给你,你喜欢吃米饭。”他将安置点发放的自热米饭递给马大姐。

马大姐也连忙将自己特意留下的泡面递给大哥,“我担心他把饭给我了,他自己就没东西吃了。”

夫妻俩约好,等台风过去了,一定要到岱山海边走走,看看这片大海。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台风责任编辑:蒋旭辉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9月15日上午9时起,从鱼山转移的群众便开始陆续到达岱山实验学校。中午12时左右,转移工作完成,作为岛上最大的避灾安置点之一,岱山实验学校接收安置了近1100名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