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15日讯(记者 汪雨晨)11月15日,浙江土特产·土著鱼类保护发展工作会议在新昌举行,会上浙江多地分享了各自在土著鱼类保护方面的工作经验。
从2021年到2023年,浙江省组织开展了第一次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共普查到水产养殖种质资源326种,制定发布了《浙江省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种类名录(2023年版)》。根据水产种质资源普查调查结果,结合《浙江通志·渔业志》等文献资料,初步确定我省有水产土著资源112种,其中已经开展养殖的土著水产品种有63种。同时,“十四五”我省还开展了102个重要水产种质资源的精准鉴定,遴选发布了“浙江省十大优异水产种质资源”。
会议现场 记者 汪雨晨 摄
杭州市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渔业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水域资源得天独厚,土著鱼类资源丰富。钱塘江横贯杭州市域,有三角鲂等土著鱼类122种,其中经济鱼类40余种,但鲥鱼等土著鱼种已难觅踪影。如何保护水产品种质资源?杭州已建成千岛湖国家级保护区和钱塘江富阳段省级保护区,明确保护品种、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全市年增殖放流16个品种2亿尾以上水生生物,捕捞产业实现“双减一增”,渔船和渔民数量均逐年减少,捕捞产量年增长5%以上,钱塘江久已绝迹的松江鲈鱼出现资源恢复迹象。
新昌县地处浙东丘陵地带,河流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水以上,“山好、水好、空气好”为溪流性鱼类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近年来,我县着力把溪流性鱼类产业打造成为特色富民产业,带动渔业产值年均增长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新昌县委副书记王奇洲介绍,围绕“中国溪鱼看浙江,浙江溪鱼看新昌”目标,打响“新昌石斑鱼”公用品牌,新昌以“农商文旅”融合发展为路径,推出“新昌石斑鱼”爆款溪鱼菜品,撬动农家乐、民宿、酒店等“美食经济”,假期日销售量达1000斤,销售额约16万元,“新昌石斑鱼”远销丽水、衢州以及安徽、江西等地。
“为推动我省溪流性鱼类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计划通过三年努力,推动浙江溪鱼产业提质、扩面、增效。”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计划到2027年全省土著鱼类产值300亿,其中溪流性鱼类养殖产值翻一番,达到10亿元,综合产值超过20亿元。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