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月27日讯(记者 高雅 通讯员 相丽眉 倪可祎 刘博)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大街小巷的年味也越来越浓。走在路上,被阳光晒过的腊肉酱鸭香、满街火红的灯笼春联、熙熙攘攘的年集……随处可以嗅到年味气息。
2024年12月4日,春节申遗成功,今年也正式迎来了首个“非遗版”春节,一系列颇具年味的活动在浙江的大街小巷轮番登场。
走进浙江省非遗馆负一楼临展厅启幕,可以看到春联、剪纸、灯彩等火红的新年“装备”已经就位,“巳时如意 浙里嘉年——春节主题展”正在展出。
在灯彩空间,参观者可以在灯谜架前猜灯谜,在祈福树下写下新年寄语,祈愿新年平安幸福、心想事成;在年礼区的照片墙,则设有“新禧有你”互动拍照区,观众可以在现场留下自己的年礼照片和故事,共同定格千家万户的温情时刻。
参观者正在了解非遗 记者 高雅 摄
浙江既有平原水乡,也有沿海之滨,更有广布的丘陵山地,所以各地传统年俗都独具特色。为了展现不同的年俗,在主题墙前,市民游客可以借助AI语音互动技术,询问AI小蛇具体的浙江年俗小知识。
“真的很有趣!”市民王琳琳已经在馆内参观了一小时有余,丰富的内容让她频频驻足,“通过展览,我了解到了浙江不同地方的年俗,很多内容是之前没有听过的,比如龙泉石马村保留的元宵节‘抢灯’习俗、温州乐清的蒲岐抬阁等,涨知识了。”
据了解,该展共分四大板块,除了展现浙江各地与过年相关的非遗项目外,还以每个人的新春年礼为切口,展现浙江丰富的物产年货,以及其背后的浓浓温情。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内涵,凝聚着中华儿女共通的情感伦理、生活智慧与审美情趣。”该展策展人赖雪芳介绍,“展览的视角逐渐缩小,从‘中国人’,到‘浙江人’,再到‘每个人’,就如同一个由远及近、由宏观到微观的镜头推移,层层递进,引起大家对春节的情感共鸣。”
年味不仅在展馆内,也在每条大街小巷里。
临近新年,各地推出的一系列特色民俗体验活动也已进入预热模式,吸引不少消费者的目光。记者从飞猪了解到,平台上包含非遗景点、非遗体验等内容的“非遗游”相关搜索热度不断上涨,逛灯会、庙会,赏民俗歌舞表演,穿汉服旅拍等是热门体验项目。
清河坊的浓浓年味 清河坊历史街区供图
在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吴山庙会“人间团圆 万事大集”正在火热进行中,作为杭州文旅推荐的“‘宋’福杭州年——来杭过年8件事”之一,本次庙会市集融合游乐、美食、互动等元素,于吴山广场汇聚市集摊位130余处。在这里,不仅能选购到来自天南海北的名优农货、手作文创等特色产品,还能体验到打年糕、吹糖偶、写福字等趣味活动。
“我们参与了国潮美陈打卡点、‘年年有余’ 钓鱼游戏以及舞龙等互动演艺场景,活动老少咸宜,适合合家欢旅游。”来自河南的游客韩先生表示,此次来浙旅游,能感受到浙江浓浓的年味,特别是开展的很多非遗研学活动让他印象深刻,“通过这样寓教于乐的活动,让下一代更深层次地了解我们的文化,助力非遗印记代代相传。”
秦平悦是杭州西兴小学502班的一名学生,临近春节,她和同学们参加了“⾮遗传承⼩使者”挑战活动,除了了解⾮遗项⽬的历史渊源、传承状况和保护措施外,还亲身体验了⾮遗技艺。
孩子们正在体验舞狮 记者 高雅 摄
在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学习了理论知识,还体验了眨眼、抖毛、条约等舞龙舞狮基本动作,并制作了龙头帽,“每个孩子都很开心!通过亲身体验⾮遗技艺,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份独特的民俗魅力,启了属于自己的‘龙狮少年之旅’。”秦平悦的妈妈说。
其实,在“春节”申遗成功之前,它就越来越趋于成为一个世界性节日。据不完全统计,近20个国家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农历新年,春节民俗活动已走进近200个国家和地区。
在社交平台上,外国人来华体验中国年已经蔚然成风。携程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203%,主要客源地国家为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泰国、英国、俄罗斯、越南等。
社交媒体上外国人关于中国年的讨论
最近,围绕首个“非遗版”春节,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综合行政执法队推出“西湖边的非遗年”系列活动,来自浙江农林大学和浙江工商大学的留学生们来到了西湖边感受年味。
写福字、制作中国结、剪窗花……每一项技艺对留学生们而言都是新奇的体验。在写毛笔字环节,孟加拉国留学生SUMANA细心地写下“福”字,她说过,中国有许多非遗瑰宝让她沉醉其中,希望未来可以有机会,更深入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还有两天,即将迎来乙巳蛇年,快快走上街头,感受首个“非遗版”春节,“浙”里浓浓的年味吧!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