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凌晨陈子鸿在净寺坚守 受访者供图
浙江在线1月30日讯(记者 孙婧宜)1月30日,大年初二,全国上下仍沉浸在家庭团聚的温馨氛围中。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公安分局南山派出所民警陈子鸿早早起了床,赶往净寺,开始新一天的执勤。
这是陈子鸿在2025年春节假期期间坚守岗位的第三天。作为2024年8月刚刚入警的警营“新兵”,春节前夕,他主动请缨,春节期间坚守岗位。
28日晚上6点,刚结束外勤救援任务的陈子鸿没能顾上同事的垫垫肚子提醒,钻进办公室,拿出手机,往家里拨打了一个视频电话。
“新年快乐!”“吃过晚饭了?”“还没呢马上准备吃。”“顺不顺利?”“顺利的,你们放心。”“行,注意身体,早点吃饭。”视频那头是陈子鸿的父亲,铁路民警的陈建林。对于儿子的工作,陈建林并不担忧。“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没什么好担心的。”
除夕夜陈子鸿与家人视频 受访者供图
提及从警初衷,陈子鸿认为与父亲密不可分。“从小妈妈会把关于父亲的故事和公开报道打印成册给我看,别的小朋友看童话长大,我是看看爸爸的故事长大的。”
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下,从警的志向在陈子鸿心中悄然萌芽,填报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陈建林在杭州铁路公安系统里颇有名头。他长年深入车站、列车,乔装打扮,与扒窃犯罪作斗争,被叫做“铁路神探”。看过、听过父亲太多的故事,陈子鸿感触最深的是父亲的英勇。
念初中时,陈子鸿无意间从母亲口中得知,父亲在与携带艾滋病病毒的扒手搏斗过程中险些被感染。他很困惑,为什么父亲能如此无畏地与犯罪分子搏斗,“为了一个偷了200块钱的小偷把命搭进去,值得吗?”
“穿上了这身警服,拿着这份工资,就得往前冲。”这是当时陈建林的回答。工作后,无数次紧急情况,陈子鸿都会想起父亲的这句话。
除夕下午4点多,南山派出所的平静被一通电话打破。“警官,我的女儿和外孙在棋盘山上掉进坑里了,天都快黑了,麻烦你们帮帮忙。”
陈子鸿迅速响应,根据报警电话中提供的信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他发现母子俩被困在约七八米高的山坡之下,斜坡陡峭且布满尖锐的碎石和杂乱的树枝和杂草,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二次伤害。
天色渐暗,丛林中的危险也随之增加。“穿上这身警服,就得往前冲。”陈子鸿没有犹豫,徒手抓住一切可用物品作为支撑,向坑底“滑”去,途中几次险些滚入坑底。
母子俩见到陈子鸿就仿佛找到了主心骨。陈子鸿一边引导母子二人向上攀登,一边在前面开辟道路或是在后面提供支撑。坡上的碎石哗哗落下,砸在陈子鸿的头上、脸上,划出丝丝血痕。
“我们被困在这里2个小时了,几次尝试都没能爬上去,以为得在这里过夜了,还好有你们,太感谢了!”“登顶”时,被困者拉着陈子鸿的手,连声感谢。那一刻,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父亲那句话背后的重量。
陈子鸿引导母子俩向上攀登 受访者供图
回到办公室后,陈子鸿没有处理伤口,也没有去吃年夜饭。他选择“躲”在工位上给家里拨去了视频电话。“那种的满足感很难形容,现在我非常能理解父亲的选择。”
对于儿子的成长,电话那头的陈建林却不敢“居功”。他向记者坦言,从警三十载,他对家里的照顾是有所缺失的。早年,妻子给陈建林“算”过一笔账后,每年陈建林在车站、列车上的时间有300天左右,春节也难得归家。
“他动不动就出差,小时候可能两个月才能见他一次,过年也大多见不到。”对于父亲的缺位,陈子鸿幼时有过埋怨,如今只剩尊重和敬意。
再过几年,陈建林即将退休,看到儿子如愿穿上了警服,他心里多了几分欣慰。如今,陈建林每隔两三天就会跟儿子通个电话,分享经验,交流心得。
今年春节,陈建林选择继续坚守岗位。在久违地回老家吃个团圆饭后,他将第一时间回到自己如今的“战场”——杭州西站,为春运安全保驾护航。
大年初一凌晨,陈子鸿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回到派出所宿舍休息。思绪恍惚中,他想起大学入学之初,他第一次穿上警服,日常总忙于公务的父亲,出乎意料特地抽空赶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与衣着警服的自己拍了一张合影。
“那好像是我们最近的一张合影了。”之后,父子俩各忙各的,陈子鸿回杭州工作半年多,除了线上沟通,竟一面都没见到,春节期间也难以相见。
陈子鸿用“时间错位”来描述自己与父亲的生活状态,但对此,父子俩均对记者表示没有遗憾。“各自坚守,也算是一种形式的团圆了。”
采访最后,陈子鸿向记者透露一个小小心愿——新的一年,和父亲拍上一张新的合影。他明白,这不是一张简单的照片,更代表着一种精神的传承。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