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杭州市个体工商户总量突破百万,背后是怎样一片发展“沃土”?

字体:
—2025—
04/01
10:03:01
2025-04-01 10:03:01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李心怡 通讯员 鲍亨利 陶栩

  浙江在线4月1日讯(记者 李心怡 通讯员 鲍亨利 陶栩)“从申请核名、选址,到办下营业执照,仅用了不到一周时间,杭州的效率让我很吃惊!”3月31日,从黑龙江来杭州做生意的叶泽霞从杭州市市场监管局负责人手中接过自己新民宿的营业执照,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叶泽霞是杭州第100万户个体工商户。至此,杭州市个体工商户总量突破100万户大关,这是继2024年企业总量突破100万户、经营主体总量突破200万户后,实现的第三次突破。

  从1到100万,杭州走过了40多年。数字增长的背后,究竟是怎样一片发展“沃土”?

  杭州第100万户营业执照颁发现场 浙江在线记者 李心怡 摄

  第100万户的“诞生”

  两个月前,叶泽霞还在为民宿选址问题辗转难眠,“转塘和西溪湿地我都跑遍了,客流量、租金成本、周边配套……每一项都要反复权衡,但始终拿不定主意。”

  后来在刷手机的时候,她偶然看到“杭企惠”微信小程序。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叶泽霞点了进去,在“开店帮”模块,输入目标区域、预计租金、店铺面积等数据后,系统生成了一份包含“租金建议”“客流热力”“消费画像”等维度的选址报告。

  “报告显示,西溪湿地周边民宿客单价高,且外卖潜力突出,这与我前期的调研不谋而合。”叶泽霞说。最终,位于五常街道的邬家湾23号凭借“景区入口位置+成熟社区配套”的优势脱颖而出。

  更令她感到满意的是审批流程的便捷。“周三上午提交,下午就接到电话说店铺面积不够精确,让我补传。全程‘零跑腿’,次日就收到了电子营业执照。工作人员就差亲自上门帮我开店了。”她不禁感叹。

  作为杭州个体工商户发展的“里程碑样本”,叶泽霞的经历正是这座城市“数字赋能创业”的缩影。

  个体工商户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冯世联介绍,街边早餐铺、社区理发厅、景区民宿……这些“小生意”看似不起眼,却是民生保障的基石。若按每家个体工商户带动2.5人就业计算,百万工商户至少吸纳了250万就业人口,相当于杭州常住人口的20%。

  记者梳理发现,杭州的个体工商户在2003年前后突破十万,而真正出现加速的是最近10年。2014年末,杭州个体工商户注册量为34.53万户,到现在的100万户,十年间增长了近3倍,近三年来更是维持了年均8%以上的增长率。

  从个体工商户的类型来看,原来是以服务业、零售业、餐饮业为主,而近几年却在“三新”(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行业中的占比快速增加。据统计,如今每4个个体工商户中就有1个从事“三新”经济,且从事的范围越来越广。

  帮扶力度“拉满”

  在杭州,企业有“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待遇,个体工商户也有“保姆式”的服务。杭州正以全面、细致的姿态,关心关注着每一个“小店”的生存与发展。

  2003年,浙江提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杭州作为试点城市,加上电子商务的加持,个体工商户增长迅速;2014年以来,杭州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在智慧城市、数字治理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并首创商事制度改革,从“最多跑一次”到“准入即准营”,从电子营业执照企业码,到“一证多址”改革,实实在在地为个体工商户发展提供了沃土。

  如今,杭州推出“小店帮”2.0矩阵,通过AI智能选址、信用贷款、技能培训等服务举措,帮助初创型个体工商户化解“准入难、融资难、转型难”等问题,并支持各地争取财政资金专项培育“名特优新”“浙个好”个体工商户。截至目前,杭州已为个体工商户发放2.14亿元信用贷款,助力解决个体工商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同时,杭州还开展了“大企帮小店”专项行动,推进企业与个体工商户结对帮扶。结对帮扶形式根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各自的经营业务和需求而定,包括技术、资金、金融、法律等多个方面。

  “个体工商户是经济发展的‘蓄水池’、‘储备军’,很多个体工商户在初期‘试水’后不断发展壮大,会转型成为企业。”冯世联表示,为了满足个体工商户自愿变更经营者或转型为企业的需求,杭州转变了原有“一歇一开”模式,创造性以“变更登记”模式助推“个转企”,进一步解决了资质许可延续、商号商誉保留、免于资产过户等问题。

  截至2025年3月31日,杭州共有5.98万户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

  与之相伴,杭州全市常住人口数量,也由2013年末的884.4万人增长至2024年末的1262.4万人,且每年增量均保持在10万人以上。《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显示,杭州已连续多年稳居全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前五。

  千尺高台,起于垒土。这背后离不开杭州全力“卷”营商环境、不断将“服务型政府”的理念落到实处的生动实践。

  “小店”如何更好发展?

  “破百万”的成绩,是里程碑也是新起点。然而个体工商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让其“活下来”“活得好”,不仅是对个体工商户自身的考验,也是对地方政府的考验。

  据市场监管部门调查,当前,个体工商户仍面临一些生产经营的困难:预期不稳、发展信心不足;招工难、用工贵;成本上涨压缩利润空间;网络平台企业利用资本、数据和技术等优势无序扩张,挤压了个体工商户的生存空间;资金链紧张等。

  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政策层面的态度十分明确。2022年,国务院发布《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明确个体工商户的法律地位和权益保障,要求地方政府在资金、财税、金融、社保等方面提供支持。2023年,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全面贯彻<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 推动个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优化发展环境,到2027年,全省在册个体工商户总数超700万户,活跃度达到70%。

  杭州市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表示,杭州将以个体工商户突破百万户为新起点,进一步深化“小店帮”品牌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全链条服务体系,推动个体工商户向专业化、特色化、创新化方向发展。

  具体来说,借助数字平台打破空间界限,组建“云链+”平台帮帮团,提升小店的数字化经营能力,并持续上线在线课堂,面向全市个体劳动者,上线准入准营、合规经营、实操技能、增值服务等模块,覆盖餐饮、直播等高频行业。

  同时,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深入走访调研,研究制定更加细致的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政策,持续帮助个体工商户解决难题、促进提升发展。

  “把握好市场与政府的辩证关系,才能成就健康良性的‘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激荡创业创新的活力。我们相信,个体工商户会越来越好。”杭州市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表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个体户责任编辑:徐茜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从申请核名、选址,到办下营业执照,仅用了不到一周时间,杭州的效率让我很吃惊!”3月31日,从黑龙江来杭州做生意的叶泽霞从杭州市市场监管局负责人手中接过自己新民宿的营业执照,喜悦之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