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5月4日讯(记者 陈雷)看展览、领画册、逛周边店……这个“五一”假期,位于杭州南山路上的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热闹非凡,来自各地的观众在门口汇成蜿蜒长队,等待着踏入一场“奇幻之旅”。
他们,都为一场展而来。4月9日-5月21日,“‘黑神铸炼’——黑神话:悟空”艺术展在此展出。去年8月,国内首款3A游戏《黑神话:悟空》横空出世,掀起“现象级”热潮。
本次展览以《黑神话:悟空》为核心,在实体空间里重现了游戏中的角色、场景、道具等,展览由7个单元组成,包含游戏场景原画、角色原画、采风照片、模型、雕像、周边衍生品等900多件展品,部分内容首次对外公开。
《黑神话:悟空》艺术展
自开展以来,该展热度持续攀升,不仅线上预约“一票难求”,线下亦吸引观众一大早到此排队购票。为满足观众高涨的观展需求,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还在“五一”期间取消了例行周一闭馆,同时增设了夜场。
一场艺术展,何以成为各地年轻人奔赴杭州的理由?
“展览将游戏的道具和场景复刻到了现实,像等比还原的‘天命人’模型和金箍棒以及印象最深的黄风岭大场景,当游戏里的画面在你眼前真实‘活’了起来,你很难用语言形容这种置身其中的震撼感。”现场,00后玩家小张告诉记者,这场展览就像一个巨大的“主题乐园”,从道具、雕像到场景,踏入展厅那一刻,仿佛真的走进了西游世界,“无论是对玩家还是普通观众来说,都很值得一看。”
展览现场
展览的魔力,不仅在于“沉浸感”满满的视觉效果,更让“天命人”共鸣的,是展览背后与游戏一致的文化呈现。步入展厅,从陕西蓝田水陆庵南山墙悬塑等各类古建,到从游戏照向现实的打坐互动环节,道具和场景的还原引得观众声声惊叹。
“从玩游戏到观展,最大的感受就是神话照进现实,仿佛在和千年前的文化对话,厚重的历史感、极大的震撼力扑面而来,非常佩服这样的现代创造力能够重新激活我们古老深厚的文明。”来自江苏的玩家沈女士特意为展览而来,令她印象深刻的是展览中灵吉菩萨形象,其皮肤、纹理清晰可见,“很震撼,整个展览对于游戏场景的呈现方式非常多元,从平面原画到立体交互,还有非常精细的模型还原,仿佛一抬头就能触摸到我们的传统文化。”
灵吉菩萨头颅
不仅让观众“打卡”游戏名场面,更以数字技术重构传统文化基因,这种虚实交织的体验,正让年轻人重新感知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展览的热度,让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夏商周也始料未及。“开展前预判会火,但没想到会破圈到如此程度,最高峰时我们2分钟就卖完了一天的票,我们之前的展览中还没出现过这种情况。”他介绍,围绕“黑神话何以被铸炼出来”这一主题,此次展览呈现了非常多的原稿设计和细节,方便观众了解幕后开发故事。
除了游戏自身流量外,此次展览的融合艺术形式是当下年轻人比较喜闻乐见的方式,因而受到年轻观众青睐。比如此次展览中设置了打坐禅修环节,和游戏中的打坐相对应,现实中也有很多观众排队去感受禅修意境,据悉,展馆内线下禅修的坐垫已经换过好几轮。
“我们注意到,这次来的观众里,年轻人占绝大多数,他们愿意从外地奔赴过来,感受一个游戏里面所蕴含的艺术内涵和文化能量,也让我们看见年轻一代发自内心的文化自信,我们相信这个展览对于他们是有帮助和启迪的。”他说。
展览设置了打坐互动环节
就像是一次“炼丹”,这场展览用游戏形式及数字技术,将优秀文化淬炼为青年能感知、可参与的语言,撬动着年轻人的文化DNA,使其在神话重构中找到文化自信的锚点。或许,这正是“悟空”再次归来的意义——它不仅是游戏界的里程碑,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年“双向奔赴”的无限可能。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